“陛下真知灼見,臣聽從陛下的吩咐,把剛開採出來的煤炭,用水清洗一遍。

我經過數天實驗,找到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清洗方式。

經過清洗的煤炭,裡面的硫含量明顯降低,其他雜質也降低很多。

這些煤炭不練成焦炭,它們直接燃燒,只比焦炭產生的毒氣多一點。”

水洗煤技術一點都不復雜,吳庸耗費這麼長時間,主要是等待水洗的煤炭被烘乾。

現在是寒冬臘月,水洗完的煤炭放在外面不管,就會在外面結一層厚厚的冰。

吳庸多次試驗,才模擬出夏天正常水分蒸發的環境。

他可不想因為環境出現差錯,導致水洗煤技術在夏天使用時出現差錯。

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他會承擔更大責任,那還不如沒有研發成功這項技術。

蘇河看著吳庸遞過來的詳細技術資料。

煤炭經過水洗處理,能去除很多雜質。

沒經過處理的煤炭,燃燒產生的廢氣,可以燻死小鼠。

經過水洗處理的煤炭,燃燒產生的廢氣,小鼠神態有些萎靡,但能正常存活。

蘇河誇獎道:“好,這個技術非常好。

它成本極低,還能有效減少煤炭燃燒時產生的汙染。

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因為汙染就禁用煤炭,但能花費一點成本,減低煤炭的汙染,這還是非常值得的技術。”

蘇河獎勵吳庸五千兩銀幣,這是一名農民需要勞作近百年,才能掙到的銀幣。

他一直用重賞,向外界傳遞資訊,皇帝蘇河非常重視技術。

吳庸獲得賞賜,他高興的離開皇帝蘇河所在的火車廂。

蘇河閱讀京城送過來的奏疏。

一些小事,內閣就能處理。

能送到他這裡,這些都是內閣無法處理的事情。

諸多繁雜事情,其中最令蘇河關注的事情,就是第一屆龍騰獎。

龍騰獎是蘇河安排禮部左侍郎、科學院院長田家鵬負責籌備的獎項。

這個獎項以大華皇室的名義頒發,頒獎人就是皇帝。

獎勵最有價值的科學和技術。

科學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這幾個類別。

技術一般選取一項技術獲獎,最多兩項技術獲獎。

龍騰獎由著名學者推薦人選,大華皇家科學院負責稽核。

龍騰獎獎金豐盛,還能給當事人帶來極高的名譽,獲獎者都會被授予爵位。

這個獎項是蘇河為了提高科學家待遇,搞出來的獎項。

它對標的獎項,就是後世聞名的諾貝爾獎。

龍騰獎的籌備工作已經接近尾聲,皇帝蘇河確認獲獎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