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離開盧家老宅,回想他爹那老頑固,極為氣憤的模樣,他就感到一陣舒爽。

他在心裡唸叨著:“娘,孩兒無能,只能用這種辦法為您復仇。”

盧明知道盧淵最反感商人,特別是販賣奴隸的商人。

他偏偏要做這一行,就是為了氣盧淵。

盧明認為現在的思想還是不太開放,不孝的人依然寸步難行。

他只能選擇這種辦法,暗戳戳的復仇。

盧淵仇視商人,這是盧淵自己立場所決定的事情。

傳統儒家現在勢弱,只靠這一些有氣節的大儒支撐。

盧淵就是少量留在官場的傳統儒家大儒。

他們絕不允許自己身上有汙點,招受到其他人的攻訐。

盧明用這種辦法對付盧淵,就是因為盧淵是他的父親,也是他的殺母仇人。

他的母親只是一個妾室。

當年就因為原配夫人散播謠言,盧明母親與下人苟合。

盧淵沒有調查,直接讓人把他母親浸豬籠,就是為了維護所謂的家風。

盧明在那之後,他為了自保,就一直表現得很安分。

直到新朝定鼎天下,皇帝蘇河讓官吏執行嚴法,同時削宗法。

家族的族長,再也不能透過族法族規,隨意懲處族人。

盧明也長大成人,離開盧家闖蕩,他也有一番屬於自己的機遇,闖出了一番天地,有了一些資本。

他這才一改常態,透過這種辦法想要報復盧淵。

他今天只是試一試,看到盧淵氣的火冒三丈。

這種計策非常成功,直接打中了盧淵的七寸。

盧淵對於自己的名節,看得比生命還重,盧明就要打擊他的名節。

盧明發誓要成為,大華王朝規模最大的奴隸商人。

盧淵的兒子成為最大的奴隸商人,看他還有何面目,自稱為儒家大儒,維護他心中的名教禮儀。

只憑借盧明自己,沒有辦法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要借勢。

他有了一番機遇,經過幾年的努力,也只不過是擁有幾百萬兩銀幣的身家。

但想成為大華王朝最大的奴隸商人,這點身家不算什麼。

隨便找出來一家知名的商人,身家都遠超他數十倍。

盧明第一個想到想要合作的物件,那就是現在合作很好的漢中楊家。

他和漢中楊家家主楊騰飛關係很好。

盧明知道漢中楊家和大華皇家海軍第二艦隊總督馮三秋,有著姻親關係。

大華皇家海軍打破倭國的國門。

倭奴就是大華國內最大的奴隸來源。

他透過漢中楊家的關係,打通前往倭國的關係網。

他的奴隸帝國版圖,就獲得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盧明想到這裡,他心情非常興奮。

楊騰飛兄長,應該不會拒絕與他做生意。

盧明乘坐馬車,立刻趕往楊家的府邸。

他站在楊家府邸前,看著門口兩隻碩大的石獅子,金碧輝煌的大門。

盧明心中很羨慕,他早晚有一天也要光耀門楣,建成比這還氣派的大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