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開荒種田(二)(第1/5頁)
章節報錯
吳正擦了擦頭上的汗,他已經來南洋幾個月,還是有些不適應這裡的氣候。
他之前所在的陝北,四季分明。
南洋這裡卻只有一個季節,每一天都是酷熱難耐,稍微涼快一點,那就是瓢潑大雨。
吳正看著已經成型的河西村,他露出自豪的神情。
這是他帶領村民,肩扛手刨一點點建設出來的村落。
緊挨著河邊的林地,樹木被他們一顆顆的刨掉。
把田地和山林挖溝隔絕,在風向合適的情況下。
一把大火把之前林中堆積的雜草和樹葉全部點燃。
地上的雜草和樹葉燃燒乾淨,剩下的這片地,就是一大片良田。
大火燃盡之後,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
熊熊烈火,也能把土地上的害蟲和雜草種子燒得乾乾淨淨。
害蟲和雜草,就不會影響到田地裡糧食的收成。
村子裡茅草屋一座一座建起來,每一家都分到了一棟茅草屋。
張木匠水平很高,他在移民營地之中,沒有拿出自己全部的手藝。
建設自己的房子,卻展現出他高超的手藝。
茅草屋看著簡單,搭建也有很多訣竅。
張木匠指點搭建的茅草屋,沒用一顆釘子,全靠榫卯結構,卻能扛住狂風暴雨。
茅草屋避雨能力也很強,村裡連續下了一個多月暴雨,茅草屋都沒有漏水。
大家一起努力建設新家園,這也讓所有村民,都擰成了一股繩。
河西村村民的成分很雜,大部分是受災,接受朝廷移民的人。
還有一部分,被官府判處流放的犯人。
正常的移民,看到被流放的犯人,開始都有些懼怕他們,不敢接近這些人。
還有佔著三層,與他們格格不入的原朝鮮移民,他們被鯨海府強行移民到南洋。
之前很多漢人,都叫他們高麗棒子,兩方的關係很差,在移民營地中還打過架。
隨著人們努力建設河西村,特別是成了十幾對新人。
兩方的隔閡,漸漸的消散。
在這個陌生的境界,他們都是河西村人。
吳正在剛開始時還發愁,他怕兩方人馬勢如水火。
兩方的轉機是林子裡,真的衝出來拿著弓箭和大刀的土著部落。
這才讓兩方人,在共同敵人的刺激下,快速彌合分歧,團結在一起。
砰砰幾聲槍響,響徹了整個河西村。
吳正聽到槍聲,他渾身一哆嗦。
再次想到幾個月前的那個夜晚。
二十多名土著青壯,直接摸到村落之中。
要不是魯光明警覺,安排好民兵崗哨,嚇跑了這些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