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

炎黃日報記者錢曉雲,走在鎮海城大街上。

鎮海城就是之前的巴達維亞城。

巴達維亞這個非中式的名字,不能作為大華王朝城池的官方命名。

巴達維亞城已經暫時改名為鎮海城,等待內閣正式批覆。

錢曉雲覺得,鎮海城這個名字,明顯是海軍想要彰顯他們的威名。

她走在鎮海城的大街上,看著鎮海城已經在逐步恢復往日的繁華。

第九軍在爪哇島掀起戰事,他們消滅跟隨荷蘭人的鐵桿土著部落。

同時征服了很多當地土著部落。

這些土著部落的家人,都來到鎮海城定居,充當質子。

南洋總督府對這些投靠大華王朝的土著,進行漢化教育。

漢化的土著,將會協助他們管理南洋地區的土著。

爪哇島的漢人,躲避荷蘭人的屠戮。

他們收拾細軟,逃到南洋其他地區。

聽聞大華王朝派兵已經把荷蘭人打跑,這些人紛紛重新回到爪哇島。

爪哇島已經算是他們的家鄉,南洋總督府又承諾,返還他們被荷蘭奪去的資產。

正是由於這些人來到鎮海城。

荷蘭人被抓之後,空曠的鎮海城,才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錢曉雲走近南洋總督府。

南洋總督府是大華王朝管理南洋地區的衙門。

錢曉雲有她自己的訊息源,她知道南洋總督府會長時間存在。

南洋地區還沒有完全佔領,治下有非常多的土著人口,漢人十分稀少。

南洋地區長期被荷蘭人和葡萄牙人殖民,這地方的西化非常嚴重。

南洋地區先期成立總督府,管理這個地方的軍政要務。

等到南洋地區漢人和漢化人口,達到七成以上。

它才能設省,正式加入大華王朝,這個大家庭之中。

在這之前,大華王朝設立南洋總督府,用特別的法律和政策,管理這個地方。

錢曉雲剛走進南洋總督府衙門之中。

她就聽到代理南洋總督陸遠山,用他那大嗓門喊道:

“教堂全部取締,簡單修繕之後,改成學校。

教育才是根本,其他事情都可以放一放,必須要先把小學搞出來。

其他工作慢一點,那只是影響一時,教育工作慢一點,那會影響一代人。

已經成長的一代人,我們吸納一部分,其他人只能被社會慢慢淘汰。

沒成長的一代人,必須讓他們在漢文化的薰陶下成長。

只有這樣,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們才能徹底佔領南洋地區,誰都奪不走。”

錢曉雲聽到陸遠山的見解,她有些佩服這個軍人。

眼光這麼毒辣的軍人,怪不得能統領這麼龐大的海軍。

她剛走進院落,就被警衛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