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通車的訊息,隨著炎黃日報的報道。

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大華的百姓,都瞭解一種比馬跑得還快的鋼鐵機器。

王伯諾也安排好,蘇河交代的事情。

4335年(公元1638年),一月二十三日。

今天是大華王朝大朝會的日子,很多官員都乘坐馬車趕往皇極殿。

工部員外郎李天魁特立獨行,他騎著一輛腳踏車來到皇極殿。

“李員外郎,你騎的是什麼東西?只有兩個軲轆,它不會摔倒嗎?”

李天魁看到是一個禮部的老學究問他,笑呵呵的回答道:

“開始不習慣,等到騎習慣之後,就不會摔倒。

腳踏車跑的速度和馬差不多快,它卻不吃草料,也不會生病。

馬匹現在太貴了,我家境貧寒,可養不起馬。

腳踏車只需要二兩銀幣。”

“年輕人,特立獨行,不好。”

李天魁聽著這人的話,他卻有不同的想法。

所有人都坐馬車,他卻騎著腳踏車。

這代表著他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最關鍵的是,表現的獨特型別,直接在人群之中凸顯出來,陛下能直接記住他這個人。

在官場上為官,沒有什麼事,那是比能讓陛下記住還重要的事。

李天魁走近皇極殿,今天可是他第一次參加大朝會。

他這個剛剛升遷的員外郎,終於也能參與到大朝會之中。

聽同僚們談論,今天主要的議程,就是各個部門爭奪預算。

議會已經同意今年的預算,內閣報上去的預算是總預算。

具體到每個部門,就需要大家各憑本事爭奪。

今後吃肉還是喝西北風,就看今天的成果。

………………………………

蘇河坐在龍椅上,看著在朝堂上爭論不休的六部尚書。

為了各自的部門,多爭取一點預算,他們差點在朝堂上打起來。

蘇河有些慶幸,李鳳鳴阻止了他,沒讓他把軍費拿到朝堂上。

陸軍部和海軍部,爭奪軍費也十分激烈。

這種情況,如果讓他們討論軍費,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

這些文官只是吵一吵,那些脾氣暴躁的武將,真在皇極殿打起來,事情就不好收場了。

工部尚書張德志捋著他的長鬍子,怒氣衝衝的說道:“工部必須要拿到三百萬兩銀幣的預算。

今年的水利工程已經到了收尾階段,不能讓預算拖後腿。

我們必須要保證,各地的水庫建設好,水渠聯通到每一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