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軍隊在風雪天休戰,軍官們無事可做。

李大壯召集各師的主官,商量著之後軍隊的行動計劃。

第七軍的指揮營帳內,眾人圍坐在沙盤旁,討論當前的局勢。

李大壯看向譚方圓和莊仁義。

“兩位師長,你們在前線,最瞭解前線的情況,說一說你們的想法。”

譚方圓最先開口道:“我們如果在平原地區,八旗兵根本擋不住我們多久。

沉陽城這種堅城,我們也是旦夕而下。

但這裡是山區,八旗兵可以藉助有利的地形阻攔我們。

他們扼守狹窄山道,我們哪怕是火力強大,也沒辦法炸穿整個山體。

這些山體連綿不絕,哪怕是能炸穿一條山體,那也不夠用。

面對這些鄉間小路,我們只能派出小股部隊行動。

小股部隊面對敵人大股部隊,哪怕是我軍武器先進,但人數差別太大,我軍也沒有辦法獲得勝利。

我們想要取勝,我認為只有兩種辦法。

不惜代價奪下八旗兵的陣地,或是把他們主動引出來。

這兩種方法都很難,不惜代價奪取陣地,這會造成極大的傷亡。

我們佔據優勢,卻造成大量傷亡。

不只是陛下那裡無法交代,我也沒有辦法和犧牲計程車兵家屬交代。

古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

但用麾下的兄弟們,染紅我身上的軍功章,這種事情我譚方圓做不到。”

莊仁義看到譚方圓越說越激動。

他立刻出生勸道:“老譚,你不要太激動。

咱們皇家陸軍哪一個將領,都不會選擇這種方法。

士兵又不是我們麾下的工具,還有憲兵在軍中,緊盯著將領的行為。

我軍的將官底線,還是有足夠的保證。

我認為咱們還是想辦法引蛇出洞。

我們是掌握優勢的一方,哪怕用炮兵團慢慢磨。

大量殺傷真韃子,八旗兵傷亡會有極限,到時候他們就忍不住。

建奴經歷過沉陽慘敗,大量的真韃子都被他們丟在沉陽城中。

讓魏國公蘇虎大人一刀給閹掉。

真韃子的數量已經非常少,每一個真韃子都很珍貴。

我軍只要持續消耗下去,建奴真韃子傷亡達到一定程度,肯定會拼命。

還有另一種辦法,那就是讓建奴覺得有可乘之機。”

李大壯聽著兩位師長的建議。

他思考了很長時間,跟他們的想法也大同小異。

現在想要破局,實在是太難。

在本土作戰,軍隊傷亡之後可以快速得到補充。

他們在朝鮮作戰,軍隊傷亡暫時還無法得到補充。

李大壯肯定不能選擇強攻,不能讓軍隊付出本不該承受的傷亡。

大華統一之戰,都沒有成建制軍隊被打光的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