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朝鮮新軍(第2/5頁)
章節報錯
經過幾輪戰爭的消耗,這些人全部實現他們的抱負,為國家拼盡最後一口氣。
這些人對於大華王朝來說,那就是刺頭。
透過這次戰爭的消耗,解決這些刺頭。
剩下的朝鮮百姓,那就全部是順民,他們比較好統治。
李大壯和朝鮮國君李淏簡單的會面後。
由第七軍祝師潘宏才出面,他們從後勤部隊,接收了大量的糧草和彈藥。
這些都是朝鮮支付軍費的一部分。
參謀長段瑞德看到數量龐大的物資,運進營地之中。
他笑著說道:“我們這次進攻朝鮮,所有軍費開支全部都由朝鮮支付。
不只是沒有花錢,還賺了很多錢。
這就是陛下講課時說過,打勝仗很容易賺錢。
之前歷朝歷代,都是儒家思想佔據主導地位,比較恥於談錢。
空耗錢糧而沒有收益。
打仗沒辦法獲得收益,還需要徵稅。
大部分國民,都沒有從戰爭中取得收益。
戰爭必然會受到大多數人的反對。
現在情況已經發生改變,開戰能取得收益。
只要源源不斷獲得收益,我相信肯定會有更多的國民,支援向外擴張。
我們軍人,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李大壯比較贊同段瑞德的分析,他感覺段瑞德說的事情,已經出現了苗頭。
各地的大商人,踴躍支援戰爭。
就是他們從戰爭中,獲得了較大的收益。
李大壯說道:“大家都集中精神,做好陛下安排的事情。
朝鮮國君李淏已經入套,陛下和大都督府,設計好對付他們的計策。
我們作為執行團隊,絕不能讓這個較好的計策,失去了作用。”
………………………………
朝鮮國君李淏來到他下榻的營帳。
他召集自己的心腹大臣,商量著他們之後要做些什麼?
“眾位愛卿,本王已經獲得大華的支援。
現在再一次踏上朝鮮的土地。
眾位愛卿覺得本王第一步應該做些什麼?”
金大忠立刻說道:“大王,我們應該釋出討伐檄文。
討伐弒父賣國,認賊作父的朝鮮國王。
讓朝鮮所有大臣和百姓,知道大王已經回來。
名正才能言順,我們才能招兵買馬,獲得貴族和士林的支援。
還有一點,我們組建的新軍,不能叫朝鮮復國軍,大王根本沒有丟掉國家,何來複國這一名稱。”
百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