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子彈 後膛炮(第3/5頁)
章節報錯
熱兵器作戰,每一顆子彈都是錢。
打的就是工業底蘊,打的就是錢。
沒有相應的工業實力和錢,根本無法大規模使用火器。
這也是蘇河,看到大明朝廷造大炮造火槍,他不太擔心的原因。
大明朝廷能造得起火槍大炮,他們卻用不起。
工業化還有一個重要特點,製造的東西越多,它就可以平攤成本。
子彈製造數量,那不是百萬級,至少要製造數億顆子彈。
製造這種規模的子彈,它的成本下降很快,能下降到接近材料成本的10銅幣左右。
杜康傑看向魯大陽,道:“大陽,你給秦王殿下,講一講你研發子彈的過程。”
魯大陽講述過程磕磕絆絆,他有些緊張。
他講了一段時間,說話的條理才變得更清晰。
蘇河在一旁認真傾聽,瞭解子彈的製作過程。
槍械設計所獲得雷汞之後,立刻開始研製子彈。
其中設計過開花彈的工匠魯大陽,進展速度最快。
他先設計出紙殼彈,彈體部分是硝制的硬紙殼。
彈頭是和其他傳統彈藥一樣的鉛。
紙殼後面安上火帽,就變成了定裝紙殼彈藥。
魯大陽在開花彈和紙殼彈藥的基礎上,經過技術改進,研發出來蘇河看到的金屬子彈。
這種金屬子彈蛋頭是純銅,蛋殼是黃銅,彈體後面安裝火帽。
子彈直徑18毫米,長度是90毫米。
蘇河聽到魯大陽談到紙殼彈,他像魯大陽詢問道:
“我看你前期研製紙殼子彈,什麼原因讓你又研製出金屬子彈。”
魯大陽聽到蘇河的問話,他以為蘇河在嫌棄金屬子彈。
他誠惶誠恐的回答道:“秦王殿下,你別看明面上紙殼子彈成本更便宜。
綜合各種效能,它不如金屬子彈。
紙殼子彈採用硝制的硬紙,它能直接在槍膛內燃燒。
這種子彈燃燒之後,還會有很多紙和火藥的燃燒灰燼,殘留在槍膛內。
一杆槍射擊十多次之後,必須要清理槍膛,要不然紙殼子彈容易卡殼。
這在緊張的戰場,是非常致命的危險。
紙殼子彈氣密性也無法保證,子彈的射速和威力都無法和金屬子彈相媲美。
最關鍵的子彈成本問題,紙殼子彈也只是表面資料更好一些。
紙殼子彈很容易受潮,一旦受潮之後,更無法保證子彈的氣密性。
它不好儲存,額外增加了成本。
除了不好儲存外,紙殼子彈還不好加工。
金屬子彈可以透過模具快速加工,紙殼子彈只能透過人工卷制。
金屬子彈公差很小,紙殼子彈,每個子彈都有不一樣。
紙殼子彈成本非常低廉,差不多是一銅幣兩三顆子彈。
但金屬子彈可以回收彈殼,質量好的彈殼,可以復裝子彈。
無法復裝的彈殼,冶煉廠也可以重新融了回收金屬。
除了成本之外,還要考慮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