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帽技術成功了。”

蘇河獲得這個訊息,第一時間就趕往槍械設計所。

他看著外面飄落的細雨,現在已經是開元4331年(崇禎七年),一月十八。

元宵節剛剛過去,官員們恢復正常工作,工廠的工人也開工上班。

但年味兒依舊沒有散去。

陸明華只住了三天院,他出院立刻就投入到,研發雷汞的量產技術。

除夕那天,蘇河正在給返回漢中過節的軍官授勳。

他得到雷汞量產成功的訊息。

蘇河立刻就讓槍械設計所的工匠,依據雷汞的效能設計子彈。

槍械設計所已經設計出多種使用子彈的後膛槍。

他們會根據最終量產的子彈特點,對後膛槍進行最終改進,讓它可以適應這種子彈。

現在他們製造槍械簡單,製造子彈困難。

必須讓槍械適應子彈,比如子彈的口徑和大小。

蘇河乘坐馬車,去往槍械設計所的路上。

他看到祖廟旁邊,修建出一個巨大的高樓,上面有著十二個數字和一長一短兩個指標。

他路過高樓時,咚的一聲響,巨大的敲鐘聲,傳遍了半個城市。

這是慶祝過年,新修建的鐘樓。

時鐘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鐘擺原理。

鐘擺繩長度相同,擺動一週期所需的時間就相同。

蒸汽機出現之後,促使著機械加工進步。

有蒸汽機向鍊鋼爐內鼓吹熱空氣,鍊鋼爐的溫度獲得很大提升,合金鋼也迎來大發展。

高質量的彈簧,被工匠生產出來。

原理和機械加工都突破,巨大的鐘樓就被設計出來,很快完成建造。

它能為全城的百姓,提供準確的時間。

鐘樓上的青銅鐘,只會在白天敲響。

現在工匠,正在設計座鐘,那種擰緊彈簧,就能自己走時的座鐘。

懷錶那種小巧的鐘表,現在的機械加工技術,還無法制造。

蘇河來到槍械設計所,他門外掛著很多牌子,在兵工廠的旁邊。

槍械設計所所長杜康傑,帶著幾名工匠站在門口迎接。

蘇河看著四十多歲,就已經滿頭白髮的杜康傑,他有些不忍心,杜康傑這段時間太勞累了。

杜康傑不只是負責蒸汽機氣缸和密封墊的加工。

他還要根據蘇河給出的思路,設計多種槍械。

每一種槍械,都有專門的工匠研製。

杜康傑是總負責人,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

但現在沒辦法,人才實在是太少了,只能讓一些人才身兼數職。

杜康傑帶領工匠給蘇河行禮後,他向蘇河介紹身邊的幾個人。

杜康傑指著一米九高的壯漢。

“這位是研發子彈和炮彈的工匠魯大陽。”

又指向他旁邊,瘦高個國字臉的人。

“這位是研發後膛槍的工匠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