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茂晟建議道:“按照現在明軍的情況,我也說不準大同城明軍的戰鬥力強不強。

咱們試探一下,如果攻城難度太大,那就等著主力部隊。”

他們商量好之後,韓叔涼立刻安排第一師,對大同城發起進攻。

韓叔涼了解到大同府這裡的明軍,已經被抽掉一空。

第一師進攻大同城,也沒有輕敵冒進。

他們按照秦軍正常的工程流程。

步兵和炮兵協同攻城,大炮攻打城池的同時,步兵推著雲梯車,準備攀爬城牆。

步兵攀爬城牆的過程,炮兵不再進攻城牆,而是越過城牆,進攻城牆後方的明軍。

阻止明軍援軍登上城牆,與城牆上的明軍並排作戰。

透過炮兵和步兵協同的方式,可以讓城牆上的明軍數量得不到補充。

秦軍士兵卻源源不斷透過雲梯攻城。

這樣秦軍只需要付出少量的傷亡,就能攻佔一座城池。

韓叔涼用望遠鏡,看著秦軍攻城。

炮兵團的炮火已經向城內延伸。

雲梯被步兵展開,雲梯上方的鉤子,已經勾住大同城的城牆邊緣。

秦軍士兵開始透過雲梯,不斷向城牆上攀爬。

韓叔涼看到大同城守城的明軍,他們抵抗極為微弱。

秦軍士兵向城頭扔出手榴彈,他們端著步槍,輕鬆爬上大同城城牆。

大同城的城門,很快被攻入城中的秦軍士兵開啟。

秦軍大部隊,開始衝入大同城中。

韓叔涼知道大勢已定,大同城防守很微弱。

他們只是一波攻勢,就直接攻下大同城。

第一師進駐大同,韓叔涼透過審訊俘虜,他了解到大同府的現狀。

大明朝廷抽調大同府的精銳明軍,大同府各個府縣,只剩下老弱病殘。

這導致大同府很多文官和武將,對未來非常悲觀。

這些人大部分選擇帶著錢財逃跑,少部分直接在當地隱姓埋名,當一個普通的百姓。

秦軍有翻舊賬的習慣,大部分明軍官員,都不敢向秦軍直接投降。

官員們都這麼做,底下的衛所軍戶也大量逃亡。

大同城的守軍也是這樣,城中的精銳被抽掉一空,普通的軍戶有大量逃亡。

導致大同城守城的明軍,不足兩千人,大同城輕易就被秦軍奪下。

韓叔涼在大同城休整,等待第四軍的主力到達。

他派遣警備軍,向北奪下長城。

大同府的普通衛所都被抽掉一空,實力最強的邊軍,全部都被抽調到宣府鎮。

警備軍的實力,就能奪下大同府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