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城八萬大軍,這都是大明的心血。

一將無能,連累三軍。

立刻傳旨錦衣衛,誅唐通的九族。”

曹化淳立刻提醒道:“唐通的九族都在陝西,他們早就在黃衣賊的治下。

唐通的家人,也都在保定城,跟隨他一同投降了。”

崇禎皇帝身上湧起一股無力感,他發覺自己已經沒有好的方法懲處唐通。

他想到本是大明忠良的白桿兵,他們也因為親人都在黃衣賊治下,選擇投靠黃衣賊。

“曹大伴,你立刻派出東廠和錦衣衛全面調查。

把家人在黃衣賊治下的武將,全部調離重要位置,不能讓他們掌握大軍,他們實在是太危險了。”

崇禎皇帝最先想到的事情,就是亡羊補牢。

已經出現唐通這一個例子,他不相信唐通是唯一一個。

這些家人在黃衣賊治下的將領,根本就不可信。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他又想到歷史上作用極大的質子。

比如逐州,就是吳襄和吳三桂父子負責防守。

吳家父子在京城內有宅子,家人都在宅子裡。

但父子兩人都在前線,這實在太危險了。

崇禎皇帝立刻下令,把吳襄調到京城,指揮京營負責防守京城。

同時讓其他地方的的武將,把他們的家人,全部送到京城。

崇禎皇帝立刻派人急召楊嗣昌入宮面聖。

他在等待楊嗣昌的過程,內心極為惶恐。

他把身家性命,都託付給楊嗣昌。

楊嗣昌卻沒有認真負責,竟然把保定城,交給唐通這樣的狼心狗肺之人。

現在只發現了一個唐通,之後還有沒有李通,有沒有王通。

大明將領全是唐通這種人,再強的堅城,再厲害的紅夷大炮,都沒有辦法守住城池。

崇禎皇帝本來就有很重的疑心病。

唐通投降黃衣的這個做法,再加上黃衣賊即將逼近京城,給他帶來的龐大壓力。

崇禎皇帝疑心病更加嚴重,他覺得所有大明將領,都有可能背叛大明向黃衣賊投降。

王承恩敲響乾清宮的房門,他得到允許之後,把楊嗣昌帶進乾清宮。

楊嗣昌看到崇禎皇帝面色不對,他立刻跪下行禮。

卻沒有聽到,崇禎皇帝讓他平身的旨意。

楊嗣昌立刻就察覺到,一定是出現重大變故,但他一點都不清楚,到底出現了什麼變故?

崇禎皇帝看著楊嗣昌非常失望,唐通負責保定城防,這是楊嗣昌安排的人選。

他沒有調換唐通,就預設了唐通的能力,能守住保定城。

楊嗣昌指揮北直隸各地大軍防守黃衣賊,黃衣賊入寇北直隸以來,沒有獲得一場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