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讓第三軍作為典型,讓這些軍官們意識到,他們現在還沒有勝利,還沒有資格看不起明軍。

哪怕是有了必勝的把握,但沒有獲得最終的勝利,都不能表現出勝利者的姿態。

蘇河盯著蘇虎問道:“我在建軍早期,就已經說過,凡是沒有放下武器的人,都是我軍的敵人。

第三軍為什麼沒有貫徹我的意志。

戰爭還沒有平息,正常的百姓都戰戰兢兢躲在家中,哪有心思搞歡迎儀式。

一點警惕心都沒有。

結果讓隱藏在百姓中的團練武裝偷襲,導致一個連的秦軍被打殘。”

蘇虎站起身,他低下頭說道:“王上,我有錯。

看到百姓們歡迎秦軍入城,我沒有注意到隱藏的風險。

之前戰爭的順利,也讓我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情況,沒有及時察覺出戰爭形勢已經發生變化。”

蘇河看到蘇虎認錯態度良好,讓蘇虎繼續站著反省。

他對眾多軍官說道:“現在戰爭形勢已經發生變化。

根據暗衛和軍情局的情報,明軍在收縮兵力。

明軍的主力都已經調往保定等明軍重點防守的城池。

其他的府城和縣城,都由當地有名望計程車紳,招募百姓組建團練武裝。

這些團練武裝聽命於士紳,手段極為兇殘。

他們會用百姓做盾牌,也會隱藏在百姓之中,像毒蛇一樣對我們發起致命攻擊。

我們對於這些人,絕不能心軟,他們不是百姓,他們就是我們的敵人。

絕不能對敵人心軟,在戰場上遇到士紳團練武裝,要徹底消滅他們。”

蘇河說完,看到這些軍官都在沉思。

秦軍的軍官,特別是基層軍官,都出身於底層,很多都是之前大字不識的泥腿子。

秦軍之前的教育,也是讓他們儘量不要襲擾百姓。

這些軍官們,潛意識之中,就不會把百姓當做敵人。

他們沒有弄清楚,戰爭時的百姓和戰爭勝利後百姓的分別。

再加上秦軍平時的教育和軍中逐漸蔓延的傲氣,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才造成秦軍產生輕敵的思想。

因為輕敵不重視,才導致沒有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被士紳的團練武裝偷襲。

蘇河現在,就是要糾正這種現象。

他示意秦山水,從外面帶進來兩個人。

其中一名秦軍軍官打扮的人,立刻敬了一個軍禮,進行自我介紹道:

“王上,各位長官。

我是後勤兵團一名團長,從開封到順德這一路。

我們已經打下主要城池,但一些縣城和鄉鎮,還沒有徹底佔據。

有很多士紳組建的團練武裝,他們幾家團練武裝聯合起來,攻擊後勤補給線,準備搶掠後勤物資。

這些團練武裝,還會經常破壞橋樑毀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