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3年(崇禎九年),一月二十八日。

廣東廣州,東南都督府。

蘇熊透過玻璃,觀察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

廣州港口開海貿之後,越來越多的商人,來到廣州做生意。

整個廣州因為海貿,現在變得極為繁華。

現在的廣州,已經徹底擺脫戰爭帶來的影響。

廣州的街道上,也不時能看到幾個紅毛和黃毛的西夷人。

在其他地方,這些西夷人會引起百姓的圍觀。

在廣州這裡,百姓們已經見怪不怪,他們太常見了。

蘇熊看到第一軍祝師李正峰走進來。

習慣的問一句。

“有沒有軍令到達。”

這已經變成蘇熊這段時間的口頭禪。

每次李正峰代表東南都督府,去接收漢中傳過來的軍令和公函。

他都會習慣性的問一句。

蘇熊從炎黃日報上面看到秦王蘇河親征。

秦軍和明軍,即將進行一場決死之戰。

這場戰爭勝利,他們將會推翻大明,建立一個新的王朝。

這場戰爭失敗,他們的下場將會和高迎祥、張獻忠這些起義軍將領一樣。

蘇熊不想錯過這場戰爭,成為一個旁觀者。

他覺得秦王蘇河,也不會讓他成為一個旁觀者。

東南都督府,已經做好一切戰爭準備,一直在等待出兵的命令。

蘇熊知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軍令下達三天之內,東南都督府就能準備好一切,正式出兵,不浪費一點時間。

第九軍陸小秋部,經過雷霆般的攻勢。

徹底剿滅廣西的土司作亂,幫助廣西巡撫古千道完成改土歸流工作。

瓊州府也拿下來,兩廣地區任何一塊土地,他們都沒有放過。

兩廣地區十分穩定,哪怕是一個軍隊不留,只靠警備軍,都能守住兩廣地區。

李正峰聽到蘇熊的問話,他今天的回答,和往常不太一樣。

“今天有漢中發來的軍令。”

蘇熊習慣的說道:“還是沒有軍令,我們再等等。”

他突然站起身,驚喜的說道:“你說什麼?有漢中傳來的軍令。

真的是軍令,不是公函。”

蘇熊再次確認到,軍令和公函可不一樣。

軍令是上級給下級,下達必須執行的命令。

公函是同級之間傳送的公文,最多是提出要求,不可能下達絕對需要執行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