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壯帶領大部隊,乘坐運輸船走出西陵峽。

這一路坐船走在長江水道,水流十分湍急。

蘇壯路過巫峽等地,看到這裡的長江落差極大。

沒有形成瀑布,這種垂直下落的水道。

但長江水道傾斜角度非常大。

船舶從上游順流而下,那就像是從山上直接俯衝而下。

很多沒有坐船經歷過三峽計程車兵,他們過這一段水路,都嚇得大驚失色。

害怕船隻速度太快,直接撞在岸邊的懸崖峭壁上。

蘇壯走下船,看著已經在馬頭旁等待的梁風。

從這裡向東,長江水道會變得非常平緩,再也沒有數百米高的落差。

蘇壯豎起大拇指稱讚道:“梁祝師,你這是疏通三峽水道,這可是立下大功。

我們今後能取得勝利,所有人都要感激你。

三峽水道打通,運輸船就能從四川運輸糧草和軍火,源源不斷支援我們作戰。

湖廣是大明的糧倉,糧食這裡肯定不缺。

我們拿下湖廣之後,糧食可以透過長江運到各地。

但三峽打不通,重慶兵工廠生產的大量武器,還有四川製藥廠的藥品。

走陸路運到湖廣,再透過長江運到各處,那就變得極為繁瑣,運輸時間也會被拉長很多。”

梁風只是笑了笑,接受了蘇壯對他的誇獎。

他隨後面色嚴肅說道:“蘇壯都督,我打通三峽之後,派遣第三師東進探察荊州府城的情況。

周邊的明軍已經全被第三師擊敗,他們都龜縮到荊州府城。

荊州府的官員極為聰明,也可能是三國看多了。

他在荊州的長江段,直接用鐵索攔江的方式。

用沉船和鐵索,直接鎖住了荊州附近長江江面。

這些都是鐵索穿過位於岸邊的巨石。

巨石重達數噸,沒辦法用大炮摧毀。

這裡也被荊州府城上的紅夷大炮射程覆蓋。

不解決荊州府城,沒辦法解決鐵索和沉船。

沉船阻擋航道,只有小船兒能穿過。

長江水師的內河戰艦,肯定沒有辦法衝過被鐵索和沉船阻擋的長江,包圍荊州府城。

第三師經過試探,荊州府城防守極為嚴密,每面城牆上都有三十多門紅夷大炮和數十門其他火炮。”

蘇壯聽著梁風的彙報,他對荊州府城的情況感到詫異。

西南西北地區,難道和中原地區差距這麼大。

四川和陝西的城池,重慶、西安等地,都沒有荊州府城防守的嚴密。

蘇壯想想也不對,廣東極為富裕,他配合第一軍攻打兩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