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漢中,大不易。”

鄭子良走出廉價的旅館,去外面的早餐店,買了兩個大肉包子。

回到房間,繼續觀看一本厚厚的書籍。

他帶著五百兩銀幣北上,本以為足夠用。

到漢中才發現,他想參加科舉,欠缺的知識太多了。

五百兩銀幣,只剩下二十兩銀幣。

大部分都是購買書籍和參加一些屢試不中舉人,開辦的科舉輔導班。

這些人水平不行,但基礎很好,瞭解漢中這裡科舉的情況。

鄭子良需要補課的科目太多了,數學他只能看懂一小部分,法律他需要從頭學起。

身上的銀幣快花光,他也算把基礎打好,剩下的東西輔導班教不了,買下很多書籍自學。

只剩下二十兩銀幣,必須要精打細算。

科舉真的失利,他還要在漢中找一個清閒的工作。

鄭子良覺得自己除了當官,什麼東西都不會做。

現在這個時代,也只有當官,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鄭兄,在房間裡面嗎?”

鄭子良聽到是李盛名的聲音,他立刻請李盛名進屋。

“李兄,上次見你,不是說已經考過知府題目,準備去廣西思明府上任。”

“鄭兄,國子監祭酒大人通知我們,讓我們多學習一段時間,會有更好的機會。

大人都親自這麼說,那誰還著急畢業。

一個位置好的地方,幾年就能升上去。

我要去思明府,不出事兒,知府任滿五年,能平調一個差不多的地方,那就算不錯。

想要升官,基本沒有機會。

鄭兄,我是遇到了好機會,你真的錯過了機會,希望不要後悔。”

李盛名有顯擺自己機遇的意圖,但他不只是來顯擺自己,湊到鄭子良身邊,他壓低聲音說道:

“你聽沒聽說,這次科舉洩題了。

聽說是有個小偷,去禮部官員家裡偷東西,直接偷到這是科舉試卷。

小偷還上過夜校,認出了科舉試卷。

直接把試卷高價賣了出去,不止賣給大家族,還賣給很多書店。

有些書店為了賺錢,直接把試卷印刷很多,大量售賣。

現在滿大街都是這是科舉試卷。

我給你也買了一套,現在這套題目肯定不能採用。

但可以透過這套試卷,瞭解到這次科舉的難度和考察方向。”

鄭子良接過試卷,開心的說道:“謝謝李兄,你這可是幫了我大忙。

我對於自己的水平一直不瞭解,有了這套試卷。

我就能對自己水平有清晰的認知。

針對薄弱點,有針對的學習。”

………………………………

蘇河看著首相王仲策和禮部尚書張祐楓。

他這幾天一直接見各軍的高階軍官,聽取他們對於統一戰爭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