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聽到崇禎皇帝的吩咐,他立刻派人去把楊嗣昌叫到乾清宮。

楊嗣昌這個人升職很快,他是堅定的反黃衣賊派。

主張與後金議和,盡力招撫反賊,把大明所有力量,都用在對付黃衣賊身上。

楊嗣昌前段時間消失在京城,誰都不知道這個人去了哪裡。

楊嗣昌家裡,他看著一群士子,激動的說道:“兩廣罹難士紳多達兩萬四千七百六十八人。

這是黃衣賊自己在《廣東日報》和《桂林日報》上面公佈的數字。

黃衣賊打過來,我們就沒了活路。

國朝興衰都在諸君身上,我們要動員更多的人,堅決反對黃衣賊。

有人說大明的大敵是後金,他們只是區區遊牧民族。

有人說是湖廣和河南的反賊,這些都是大字不識的泥腿子,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只有黃衣賊,現在已經佔據大明近半國土。

他要掘了我們自身的根,斷了名教的根。

我們這些名教士子,要與黃衣賊勢不兩立。”

楊嗣昌正在激情的演講,動員更多士子支援他。

家中一名僕人,很快走到他身邊。

“老爺,宮裡來人,皇上邀請您進宮。”

楊嗣昌握緊拳頭,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他讓朋友招待這些士子,在小太監的帶領下,來到了乾清宮。

崇禎皇帝讓所有宮女太監遠離乾清宮,他單獨召見楊嗣昌。

“楊愛卿平身賜座,事情辦得怎麼樣?”

“回陛下,後金那裡也不想再打下去,經過我們多輪磋商。

我們和後金已經達成一致意見。

大明和後金正式休戰。

我們不用正式下詔書,承認後金的地位,也不用給予任何錢財。

兩方只需要保持足夠的默契。

後金已經在寧錦防線撤兵。”

楊嗣昌對黃衣賊,他是堅定的主戰派,對後金,他是堅定的投降派。

後金先派范文程來到遼東,想要與大明議和。

孫傳庭直接把范文程送到京城。

崇禎發現,孫傳庭在遼東,他們能守住寧錦防線。

孫傳庭不再遼東,換一個知兵的文官,他也能守住寧錦防線。

孫傳庭的實力,現在也沒辦法大舉進攻,收復失地。

應當把他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崇禎看到後金派范文程來議和,朝廷眾多大臣都反對議和。

他明面上拒絕議和,暗中派遣楊嗣昌去談議和。

如果這件事情暴露,那就是楊嗣昌私自去談議和,他必死無疑。

開始後金胃口很大,讓他們承認後金是與大明平等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