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殺雞儆猴(第2/5頁)
章節報錯
要不然他們的行蹤,不會被市舶司掌握的那麼精準,簡直是守株待兔。
劉三峰一出海,被緝私隊連人帶船全部抓住。
證據確鑿,大理寺直接啟動快速審理程式。
李盛禮看到有一隊官員,從大理寺衙門中走出來。
這些官員很快就完成對劉家和管家眾人的判刑。
劉三峰等主要從事走私的人員,因為走私數額巨大。
數罪併罰,全部被判處五百年以上勞改徒刑,並判處流放邊疆地區。
船上的掌櫃和水手,都被判處二十年左右勞改徒刑。
李盛禮聽到這個判決,他嚇得渾身都在冒冷汗。
刑期動不動就五百年八百年,化成灰了也要服刑嗎?
魏書航看到李盛禮的疑慮,他現在進入廣東巡撫衙門工廳當一名小官,比較瞭解《秦王律》。
他給李盛禮解釋道:“李兄,秦王頒佈的《秦王律》只規定了兩種刑罰。
死刑和勞改徒刑。
死刑不用我多言,基本都是槍決。
沒有槍或不適合用槍的地方,也會採用絞刑。
勞改徒刑不同於大明的刑罰。
秦王認為,罪犯也能產生價值。
想要在監獄中吃好喝好,獲得一定的待遇,必須要勞動掙工分。
工分掙得多,還能獲得減刑。
勞改徒刑最低三個月,最高無上限。
根據所犯罪行的惡劣程度,獲得的刑期也不同。
造反罪,動輒就是一兩萬年。
殺人罪不判死刑,也是一百年起步。
犯了多種罪行,他們的刑期相加就是最終刑期。
規定這麼多刑期,主要是為了防止惡劣行為的罪犯減刑。
秦王每一次特赦,最多減刑五十年。
這樣重罪的罪犯,就不會因為特赦被釋放。”
李盛禮聽到張書航的解釋,他就知道劉家徹底完了。
劉三峰的刑期是八百二十九年,他就是運氣好,遇到幾次特赦,也不會從監獄中出來。
李盛禮不解的問道:“秦王這麼做,他就不怕刑期太高的罪犯,對未來失去希望,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魏書航笑著說道:“這些人罪有應得,不犯重大罪行,也不會被判罰那麼多年。
判這麼多年,基本上一生都待在監獄裡,他們也不會危害社會。
在監獄中,想活那極為艱難,想死就太容易了。
能苟延殘喘下去,大部分人都想繼續活著。
真有本事的人,那就靠自己減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