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湖廣,拿下湖廣之後,可以順著水路直接下江南。

這樣就拿下了半壁江山,掌握著戰略主動權。

選擇這個戰略,需要耗費很長時間。

暗衛和軍情局,都已經發現。

各省計程車紳集團,都在掌握各省的軍隊。

其中以江南地區的東林黨,動作最為積極。

大明各地明面上沒有形成團練武裝。

實際上,有些地方的明軍,已經完成換血。

例如南直隸的明軍,已經變成鄉黨部隊。

蘇河對士紳舉起屠刀,他們已經吸取教訓,知道要掌控軍隊自保。

這種士紳控制,類似於團練武裝的明軍。

他們對秦軍的抵抗,肯定會遠超其他軍隊。

蘇河想要拿下江南等地區,還需要熬戰許久。

另一個選擇,就是拿下兩廣地區。

再從西向東,從南向北慢慢蠶食整個大明。

選擇這個方法,開始會更加簡單一些。

但隨著大明慢慢發展火器,各地士紳掌控明軍。

之後再進攻大明東南地區,會變得更加困難一些。

這兩個戰略,沒有高低之分。

蘇河之前就陷入兩難的選擇。

現在工業過剩,直接幫助蘇河選擇戰略方向。

執行兩廣戰略,先掌握出海口,解決工業過剩問題。

只要工業發展起來,大明這些不掌握先進生產力計程車紳,那都是土雞瓦狗。

蘇河確定好戰略目標,他把戰略目標書寫出來。

他讓秘書把他的旨意,送到參謀部。

參謀部根據蘇河的戰略目標,規劃好作戰方案。

蘇河看到秘書走後,他翻開炎黃日報。

他每天也看報紙,炎黃日報上記載著秦王府治下的重大情況。

這是他了解治下百姓生活的途徑之一。

今天炎黃日報的頭版頭條,是商人楊滕飛,透過毛紡織業,賺了數百萬兩銀幣身家。

這是蘇河有意引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可以給人充足的信心。

其他人看到有商人,透過草原賺到這麼多銀幣,肯定會有人動心,去草原上碰碰運氣。

現在秦王府,不斷向草原地區移民。

以包頭、鄂爾多斯這兩個城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