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秦軍,兵員也主要以農村地區為主,城市中的富裕階層,很少會參軍。

經過兩三代人之後,這些蒙古族就變成了產業工人,他們不會再騎馬拿刀。

針對蒙古部落,秦王殿下提出一個絕佳的辦法。

由我們給這些部落,劃分草場。

比如仁妃的察哈爾部落,佔據鄂爾多斯部落原來的草場。

這兩個部落,就會因為這些草場成為世仇。

這兩個部落在我們的仲裁下,沒辦法發揮大規模戰爭。

他們就會相互盯著對方,兩個部落相互拉扯,誰都無法發展壯大。

這些部落越過草場放牧,由我們給這些部落主持公道。

禁止大型部落,吞併小型部落。

蒙古部落沒有辦法吞併其他部落壯大,他們就沒有辦法形成一個統一的勢力。

每一個小部落,都有自己的打算。

眾多部落因為草場等利益衝突,他們絕對不會聯合起來反抗我們。

還以秦王給察哈爾分配的草地為例。

他們的草地,大部分都是烏拉特部落。

我們只需要簡單武裝察哈爾部落,他們就能為我們開疆擴土,拿下烏拉特部落。

甚至是烏拉特部落挺不住進攻,他們直接向秦軍投降,請求秦軍庇護。

我們想達成這些目的,必須要靠軍隊強大的實力。

沒有秦軍強大的實力在一旁威懾,這些部落也不會聽懂我們的話。”

蘇虎聽著魏時鳴長篇大論。

他說的內容,也與秦王殿下給北方都督府下達的旨意大致相同。

一個草場分配計劃,就有這麼多彎彎繞。

秦王如果不下達這個旨意,他肯定不會這麼分配草場。

圖省事按照原來的草場,給這些蒙古部落分一分。

那就沒有這種,上兵伐謀的感覺。

第三軍參謀長秦相坤面帶笑容,客氣的說道:“秦王殿下的草原戰略,恩威並施。

除了透過這種方式,表現出我們的實力。

蒙古族等草原民族,他們有強大的慕強心理。

只要咱們的實力一直保持強大,這些人就不會反叛。

不只施威,我們還要對他們施恩。

透過這種辦法,將蒙古族與我們牢牢捆綁。

秦王殿下的草原戰略,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幾個方法。

第一個就是加大羊毛和牛羊的採購量。”

再一旁陪坐的第三軍祝師陸波詢問道:“草原上的戰馬才最重要,為什麼要多樣蒙古人養牛羊。”

秦相坤笑呵呵的回道:“草原上的戰馬極為重要。

就是因為戰馬重要,我們才引導這些蒙古部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飼養牛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