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了》——

看了一個小影片引發的小詞

我很小的時候,和奶奶住在北京西四的叔父家裡,一天,叔父被抓走了,說是裡通外國。誰讓他會外語呢?誰讓他和外國人交朋友呢?他活該發配到東北勞動改造!

後來我隨奶奶來到鄉下,也就是樓梓莊,現在整個村都拆遷了。

記得小時候那會兒,鬥地主,分他們家的東西,我們家那時是中農,分得一些衣服還有鞋襪。

有個叫何宗元的富農被從自己家青磚大瓦房裡轟出去,住進一個土坯房子。一個叫傻兒和尚的貧農住進青磚大瓦房。貧下中農那個樂呀!

那時日子苦點,但是心情好啊,沒病。哪像現在的醫院,比市場還熱鬧。

一晃,五十多年過去了。那些打的和被打的後代望著彼此,什麼感受呢?

此時的勞苦大眾多麼盼望再出一個偉人,領導人民打到土豪和官僚,把他們的房子和財產分給勞苦大眾。

現在這些當官的吸足了百姓的血汗,如果有一百個,槍斃九十九個,估計都沒有敢喊冤的。

記得我插隊那會兒,常常有義務工。修路,挖河等。一分錢都不給,個個都幹得歡著呢。若是領導表揚幾句,累吐血都樂意。

那時候的上樑多正啊!大家都知道十三陵水庫是怎麼修的吧!

若是現在,別說不給錢了,就是給錢少了都沒有人願意幹。

看看這些肥頭大耳的官員,看看這些受崇拜的星人戲子們,再看看為吃食奔波勞累的貧民百姓。你有何感想?我不敢想。

一個踢足球的能住兩三個億的房子,一個戲子一場戲下來就是幾千萬,他們對國家有什麼貢獻?一個科學家一年的工資又是多少?

《李道緣詩詞歌賦》《大逆不道了》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重新整理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