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怨(第1/3頁)
章節報錯
舊怨
王思禮入京趕考前一夜,父子倆在白梅樹下談了一晚,王林一口接一口的清酒入喉,賞著月色,深眸卻裝著西廂房窗臺下的李慕婉。
王思禮在父親眼中瞧見對母親滿滿的愛意,忍不住說:“爹爹,孩兒若是去了京城,往後就不常見您和娘親了,還有阿姐,祖父祖母,舅舅他們。”
王林似乎有所感同身受,追憶往事,“當初爹爹入京趕考也如你一般不捨,可我知道爹孃會等我回來,有人會等我回來。”
“你既選擇仕途之路,那就堅守你的決定,爹孃會在竹林小院等你回來。”王林手臂搭著他肩頭,他個子隨了王林。
“爹爹捨得孩兒嗎?”王思禮的學問大多來源於王林,可他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的天賦不比王林差。
“自然會念著的。”王林滿眼柔和,兩人年紀看著不過是兄長模樣,“以前爹爹入京時,你祖父祖母也捨不得,爹孃說即便沒有考上也沒關系,踏踏實實回來,當時的我只想爭一口氣,勢必要取得功名,不負爹孃多年養育之恩。”
王思禮疑惑地看著他,“可是爹爹還是留在了王家村,以爹爹的才學,怎會沒有取得功名呢?”
“爹爹不求你大富大貴,只是有一事,若思禮在殿前取得功名,可否答應爹爹一事?”王林驀然正肅,岔了話題,王思禮顯少見他這般。
“爹爹於我,何必要這般見外,您的事便是孩兒的事,孩兒自當竭盡全力。”王思禮道。
王林抬住他手腕,目光又落到西廂房的人影裡。
“你娘親從前也是京城世家之女,只因家道中落才流落王家村。”王林緩緩道。
此事王思禮聽過李奇慶念過一兩句,倒是有知道一些。
“李家當初蒙冤受獄,本是被有心之人所利,你娘親和舅舅這些年因背負沉冤而不得入京。若你有朝一日為官,爹爹唯一所願,便是你能替娘親家族洗刷冤屈。”
這是他這些年來一直藏著的一件事,從臨州遇見李元朗,聽得他父女二人的話,他這才明白當年李家入獄前因後果,為此一直記著。
李家父女死在那場山崩中,雖算替她家族複了仇,可李家的冤屈仍在,李慕婉雖從未提及,他自然知曉那是釘在李家兄妹身上的一根刺。
王思禮眉心凝了須臾,隨即雙膝跪地,叩了一首,承諾道,“爹爹放心,孩兒定會替外祖家平反冤屈。”
“還有一事。”王林聲音沉悶。
“孩兒知道,不要與娘親說,此事是父子之約,”王思禮揚起笑,“爹爹,孩兒可猜中您的心思了?”
王林搖了搖頭,“你跟你阿姐一樣,打小就聰慧,也懂得察言觀色。”
他倒是不擔心王思禮入京後會吃虧,王林眉心舒展,眼尾挑起,“待你入京,爹爹讓許立國同你隨行,京城不比清平鎮,多一人在你身側,爹孃和祖父母能安心些。”
王思禮頷首,李慕婉插好了花,從簷下走過來,殘影映著輪廓,父子二人視線落在她身上。
王思禮印象中,娘親大多都是忙碌的。她很在意爹爹的情緒,怕爹爹不開心,會為祖父祖母的身體康健翻閱醫書古籍,更會擔憂自己與姐姐的溫飽冷暖,至於自己與姐姐的選擇,她從未幹預過。
他暗自下定決定,定然會爭氣考取功名,替外祖家申冤,平了娘親與舅舅多年的不公。
瀛洲海風徐過客棧,街道下人潮擁擠,大多是外鄉來此處遊玩的行客。
“此次出來已有數月,婉兒可玩盡興了?”客棧一處廂房,李慕婉手臂枕著被褥,趴著腦袋仰看他,王林愛憐地撫摸著她眉宇,幾縷碎發耷拉在額前。
她語氣泛著累意,瀛洲遊玩了幾月,屬實把她累著了,她扯了一縷王林的白發,揪著玩,“盡興,有夫君陪著,自然盡興。”
王林寵溺地輕笑一聲,“依依來了書信,說要帶著兄長入京一趟。”
“自打陛下赦免我和哥哥的入京禁令,我總覺得哥哥還是想回去走一趟的。”李慕婉裝著事說,“依依一直想把商路打入京城,阿兄,你覺得如何?”
“思禮走仕途之路,為國獻策獻計,依依沉迷經商之道,”王林想起女兒常掛在口中的話,“她一心致力成為皇商,去京城一趟未必是壞事,孩子們長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婉兒不必為他們操心。”
“話雖如此,阿兄成家後爹孃不還照樣擔憂,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李慕婉撐起身,靠著他,“不過有阿兄在身邊陪著,也還好。”
王林筆直的身軀微微俯身,下顎抵著她額心,“我亦如此。”
“歇息一日,明日啟程回清平鎮,婉兒,坐水路嗎?”王林輕聲細語道。
李慕婉抱著他手臂,幾乎整個人坐在他身軀之上,就這樣被他圍著。
“這個季節水路沿途景緻不錯,走得雖說沒有陸路快,但是景色宜人。”李慕婉蹭著他,身上淡淡的香味浸入他鼻息。
王林闔眼享受,“那婉兒是答應了,我來安排。”
李慕婉伏在他肩甲處,氣息平穩,緩緩失了力道,王林拖著重量,疊起褥枕,讓她半躺著,睡顏清淺。
他就這麼肆無忌憚地端詳她,未經歲月洗禮的容顏,儼然初見時那麼嬌俏,王林心潮澎湃,朝水潤的紅唇落下一吻。
李慕婉微動了下,王林觸著她眉心,手臂環過她身軀,貼著她撐手躺下,久久注視著懷裡之人。
二人從瀛洲乘船回清平鎮耗時一個多月,王依依和李奇慶候在永陵港半日,終於見著瀛洲來的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