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要怎樣才能儘快提高啊。”

“有考在職研究生的嗎?一起交流一下啊。”

“本人數學渣渣,有什麼不考數學的專業嗎?”

“兄弟們,本科掛科對考研有影響嗎?”

“都來說說自己的進度吧,拒絕焦慮。”

“資料結構怎麼學啊?”

“有二戰三戰考研上岸的嗎?”

“幫我看一下,導師這話什麼意思,到底要不要我啊?”

無數帖子中,生物學和計算機專業的帖子一直都是回覆最多,討論最活躍的。

“生物學考研,請各位學長推薦下學校。”

“學長,請問計算機專業可以跨專業報考嗎?”

“生化怎麼提高啊?急急急!”

“生物學考研看重實驗室操作水平嗎?”

“南大生物學怎麼樣?考哪個方向好一點?”

一個標題為“生物學現在工作好找了嗎?還是天坑嗎?跟計算機比呢?”的帖子格外熱門,已經有1000+回覆,直接被版主人工置頂了。

裡面生物和計算機兩大專業的學子,一個個現身說法,唇槍舌戰,吵得不亦樂乎。

有這帖子的存在,論壇的空氣都變得焦灼了起來。

“計算機,35歲就畢業,狗都不學。”

“生物學,30歲博士畢業才開始工作,這時候學計算機的已經掙了好多個一百萬了。”

“胡說八道,三清就招本科生,有本事去三清工作,學生物本科畢業照樣年薪百萬。”

“三清有多少研發人員,網際網路大廠有多少程式設計師?你要不要看看哪個掙大錢的機率高?”

“可是學生物的人也少啊,每年就幾萬人,你們計算機本科畢業的每年都有幾十萬,再加上轉專業,碩士,高職,七七八八,怕不有百萬人,這麼多人卷幾個頭部大廠,還只能捲到35歲,卷死你們。”

“兄弟們,別吵了,學生物的幾萬人卷三清的上千個職位,跟計算機的幾十萬卷大廠幾萬名額,錄取率其實差不多,都高不到哪去。”

“學生物選擇多,企業和科研機構都能去,雖然工資沒有大廠那麼高,但現在風口起來了,工資也還可以,比起土木之流要好太多,最重要是學到老,幹到老,沒有35歲的門檻,對於追求穩定,不求暴富的人來說,還是很好的選擇。

“對對,想要年薪百萬,也要看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能進大廠的,哪個都有這個能力,但是也要看看大廠能讓你賺幾年,綜合來看,最優秀的人才還是選擇生物,去三清更穩定一點。”

“所以還是三清>bat>小廠程式設計師>生物人,是這樣嗎?”

“這排名沒錯,要想高薪又穩定,還真得去三清。”

“噓,我有個師兄,是雙非本科畢業的,成績平平無奇,進了三清,工作了6年,今年獎金就發了300多萬。”

“我去,這是我不花錢能聽的生物學暴富神話嗎?”

“別說了,別說了,這就跨行業報考生物去。”

“那麼,兄弟們,問題來了,學生物到底考哪個學校啊?”

就在考研學子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帖子橫空出世,頓時震驚了整個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