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內部論壇發表論文有數千元或上萬的現金獎勵,並且算入年終業績核算,所以很多人都會發表與專案相關的論文。

黃勤就是其中的一個積極分子。

此時,他就收到了安美髮來的郵件,看完後不由一愣,隨即激動起來:「太好了,咱們公司也要成立學術期刊了?厲害了,我的衛總。」

「這可是@

成果,人造血那篇是封面論文,由於高畫質圖片較多,檔案會大一點,建議在電腦上下載閱讀。」

訊息瞬間回了過來:「小衛,你發論文的速度真快!」

過了一會,訊息一條條飛速發了過來,讓人應接不暇。

「等等,你自己辦了個內部學術刊物?」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

「直接發在京大核心刊物上不行嗎?」

「對了,肯定是我說盡快,讓你有壓力了。」

「不過這樣也好,三清內部的一些學術寶藏是該出來讓大家見見了。」

「嗯,看得出製作非常精美,你是用心了的,論文也不少,有十篇,我先仔細看看哈。」

說了要仔細看論文後,常三維那邊就再也沒了動靜。

衛康搖搖頭,知道老爺子這是見獵心喜,這就馬上忘記自己,迫不及待地看起論文來了?

接下來,他把同樣的連結一一轉發給了認識的院士大佬們。

除了生物學界的常三維院士,還有物理學界的齊院士,醫藥界的塗悠悠院士,航天航空的謝院士,等等,足有三十餘人,全都是華夏科學院裡面各行業的領軍大佬。

其中很多並非生物和製藥領域,但他既然發了新學術刊物,自然要發給大佬們都看一看,以示尊重。

齊院士和謝院士跟他比較熟,都仔細看了一遍,認真地提出了一些建議。

塗悠悠院士同屬醫藥界人士,也看得很仔細,看完以後還就相關論文探討了一番。….

至於其他的大佬們,說的就都是一些表示鼓勵的場面話了。

衛康對此都一一表示虛心接受。

下一步,他再次把這一訊息釋出在了朋友圈和網上。

大部分網友們只是隨便瞅了一眼,沒啥反應。

但在學術界和產業界,卻瞬間引發了滔天大浪。

這訊息就跟病毒一樣,光速傳播開來。

「三清發布了內部學術期刊?封面論文跟人造血液有關?」

「天大的好訊息,趕緊下載下來,仔細研究一下。」

「初步看了下,都是一些純理論的知識,沒有技術細節,但還是讓人震撼不已。」

「是我從未想過的方向,不愧是三清,如此牛逼,無力追趕,簡直讓人絕望。」

「除了人造血這篇論文,其他的論文也非常有意思,值得深入探討。」

「哇,三清悄無聲息之間,已經有了這麼多成果了嗎?」

「其中有幾個對我們的研發方向很有啟發。」

「原來這樣做是不行的,三清已經試錯過了。」

首先是時刻著三清動向的競爭對手們,然後是研究幹細胞技術的科研團隊,再然後是生物學和醫藥界的同仁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