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死亡的原因一直都很複雜,戰亂,災荒,謀殺,意外,古時候甚至營養不良也是一大原因。

但在步入物質極大豐富,和平穩定的現代社會後,人類壽命得到了極大的延長,人均壽命增長到了七八十歲。

這樣一來,死亡的原因開始變得簡單起來。

兩大主要原因:疾病和衰老。

而無論是疾病和衰老,都會損害人體細胞,導致部分器官開始衰竭,從而影響整個身體的正常運作,最終導致死亡。

沒錯,器官衰竭已然成為死亡的最大原因。

不論是全身感染,還是自然衰老,都是從一個個器官的衰竭開始,從而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那麼,如果器官罷工以後,換上一顆正常運作的器官呢。

豈不是可以大大緩解人的死亡。

正因為如此,器官移植才成為現代醫學中最直接的續命方式,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醫學奇蹟之一。

就連“死亡”這一概念也收到了極大的衝擊。

過去人們習慣把呼吸和心臟功能的永久性停止作為死亡標誌。

但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心肺復甦術,體外人工膜肺(ECMO)等技術的普及,一些新問題產生了,重新整理了人類對死亡的認知。

因為哪怕全腦功能停止,自發呼吸停止後,病人仍能靠人工呼吸等措施在一定時間內維持全身的血液迴圈,以及除腦以外的各器官的機能活動。

這就出現了“活的軀體,死的大腦”這種反常現象。

眾所周知,腦是機體的統帥,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器官,一旦腦的功能永久性停止,個體的一生也就終結。

於是,這種情況下,“腦死亡”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醫學界直接修改死亡定義,把全腦功能不可逆性的永久性停止,也就是腦幹死亡12小時判斷為死亡。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目前人類大腦無法移植。

其他能夠移植或者使用人工裝置替代的器官,都不能算進死亡的定義之中了。

而器官移植,這一可以逆天改命的臨床手段,確實變成了頂級富豪的延壽手段。

洛克菲洛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在61歲時發現身體素質大不如前,為把握金錢帝國,延續璀璨人生,從那時起前後共進行了6次心臟移植手術,以及2次腎臟移植手術。

硬生生地採用器官移植這種最直接的續命方式,成功地活到了101歲。

他甚至還在99歲時成功完成了第6次心臟移植手術,平常病人苦等不到的健康心臟,他想用就用,只為了多活上兩年。

器官移植手術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發明以來,拯救了上百萬人,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

時至今日,人體的心臟,腸道,腎臟,肝臟,肺部,氣管,脾臟,胰腺,視網膜和面板在內的多種器官都已實現成功移植,可謂功德無量。

移植器官後,如果控制好免疫排異反應,大部分人都能活上510年,如果身體好,排異小的甚至能活上數十年。

當然如果供體器官與受體人出現強烈排斥反應,可能存活的時間就很短,一般只有一兩年。

所以器官移植患者基本上術後要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從而延長生存期。

總而言之,器官移植延續的壽命雖有限,但術後帶給患者和家人們的舒心和快樂卻是無限的。

只不過,由於供體器官嚴重短缺,可移植器官在醫療市場上極度稀缺。

再加上排斥反應,倫理道德等一系列問題的存在,器官移植始終無法得到普及,所拯救的生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