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軍用醫療一體機的設想(第2/4頁)
章節報錯
“樣機做出來後,我們會在實戰演習中進行試用,儘快發現問題,然後不斷改進,希望能做到最好,讓雙方都滿意。”
陸庭峰在一旁聽著這些要求,不由頭皮發麻。
直升機可是很顛簸的,要想讓醫療裝置上直升機,必須透過嚴苛的振動標準,至於戰場環境就更惡劣了,煙塵和衝擊,甚至槍林彈雨都有可能,光想想他就頭大。
至於高溫帶來的散熱問題,也是一個挑戰,一般情況下,醫院的條件都很好,溫度不會太高,對裝置的散熱要求沒那麼高。
如果拿到戶外使用,除了環境溫度外,還得考慮太陽直曬的影響,這對散熱的考驗就大了。
還有零下的低溫環境,對材料和電池的要求也很高,總之,這些要求光聽一下就知道不好應付,絕對是麻煩重重。
“這個,這麼多要求的話,我們器械部門需要好好研究一番,另外,呼吸機和除顫儀這些,我們還沒有開始做,只是有一個研發計劃。”
衛康沉吟著說道:“按照我們的計劃,便攜彩超之後是便攜DR,超聲刀等產品,呼吸機排在比較偏後的位置,不過看在軍方的份上,可以把優先順序提高,年後我們就會馬上投入時間和人力進行研發。”
“到時候,我會派工程師過去,先看一看士兵們是如何使用產品和救治戰友的,因為只有搞清楚實際情況如何使用,才能做出更適合的產品來。”
“可以,”尹院長露出笑容,點頭說道:“時間上我們沒問題,就按你的安排來吧。工作方面除了需要保密,也沒有什麼要求,我們會盡可能提供所有的使用場景,以便你們蒐集資料。”
“只要一年之內能提供幾套成品就行,至於價格方面好說,我們會出大價錢的,不會讓三清吃虧。而且以後部隊醫院的裝置和藥品採購,也都會盡量選擇三清的產品。”
接下來,雙方開始深入討論產品的詳細需求,尹院長也談起了做醫療一體機的初衷。
“其實我們早就想做這樣一款產品了,現在的很多醫療裝置,不僅不好拿,操作也很不方便,對後勤壓力很大。”
“現在的國際形勢你們也有所耳聞吧,小規模的摩擦和衝突的可能性還是有的,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未雨綢繆,儘量做好準備。”
“通常我們面對小規模的戰場,只需要出動一兩個排,人員並不多,同樣的,跟隨的醫療兵也不會多。因此,對醫療裝置的要求就很高了,功能,重量,續航,環境等等,都需要滿足。”
“甚至有可能,我們只會出動一個小隊,配備一兩個醫療兵,那單兵能拿動的醫療箱就很重要,功能最好能齊全,能做一些急救措施,尤其是內出血的情況。”
“因為外出血我們已經有了止血劑,但是內出血還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要知道,戰場上的傷亡80%都是由於失血過多導致,我們如果做得更好,就能挽救更多戰友的生命。”
這麼一說,衛康就明白了,他沉思了半響說道。
“我大概有了一個構思,部隊需要的是一款能夠檢查傷員狀態,並且儘可能維持生命的便攜產品,因此,監護儀,除顫和呼吸機都是必須的,彩超作為全身診斷裝置,也非常必要。”
“麻醉泵的話就算了,那玩意最好是專業的麻醉師來使用,否則很危險,不過我們可以加一個注射泵,這個簡單一點,也能做得比較小,危險時候可以給患者打上一針腎上腺素,讓他能堅持得久一點。”
“便攜監護儀我們已經有了,便攜彩超也有了,稍微改進一下,根據場景換成特殊材料就行,這方面我們有經驗。”
“那麼就只需要呼吸機,除顫儀,還有注射泵這三樣了。”
“這樣一來,時間方面還是比較充裕的,估計6個月之內可以先做個樣品出來。”
尹院長頓時大喜道:“那太好了,其實我們軍用裝置,功能上要求沒那麼高,不用太花裡胡哨,都是些粗人,儘量搞簡單點就行。”
“反正你看著辦吧,有什麼事保持聯絡。”
雙方又討論了一番,敲定了一些細節,算是徹底把這事定了下來。
接下來的前期工作就交給工程師了,而陸庭峰作為器械部門負責人,會全程負責此專案。
尹院長滿意而歸,衛康也非常高興。
雖然現在民營企業的產品都很不錯了,不少都能滿足軍用,但能讓軍方找上門尋求合作,也足以證明三清在器械方面的實力,已經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陸庭峰在一旁說道:“衛總,我再招點人,加緊幹活,爭取三四個月就搞定樣品。”
衛康瞟了他一眼,叮囑道:“你有心了,就這樣辦吧。軟體方面也要抓緊,這些戰士用電子產品比較少,也沒那麼多時間鑽研,最好各種功能做得簡單一點,讓人一看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