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塑膠廠的驚喜(第1/3頁)
章節報錯
昆市,大吉塑業有限公司。
老闆張福生正盯著桌上的一份檔案仔細翻看,臉上陰雲密佈,愁眉不展。
這是一份環保部門發來的紅標頭檔案,要求各鎮街的廢塑膠加工廠,近期內儘快完成環保設施升級改造,提高廢水,廢氣收集率及治理效果,杜絕環境汙染現象,否則就要被關停整改,直到符合環保要求才能開業。
看完檔案,張福生不由叫苦連天。
自己的廠子不就是生產裝置舊了點,車間密封差了點,環保裝置有點老化,但是好歹都能正常使用啊,怎麼就不環保了。
還得升級新的環保裝置,動輒幾十上百萬,這真不是一般的小廠子能承受得起的。
不過張福生知道這也沒有辦法,如果達不到環保要求,被要被取締查封了,所有的廠房租金,被查封的機器,貨物,全都要他來承擔損失,不可謂不慘烈。
所以他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哎,算了,這環保裝置的錢不能省啊,等會就讓採購去找廠家升級裝置。”
張福生搖了搖頭,忍痛做出了決定。
即便今年白乾,也得把廠子撐下去。
他這家塑膠加工廠才開沒多久呢,投了不少錢下去,如果撐不下去,直接就是傾家蕩產了。
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回收各種廢塑膠,透過粉碎,加熱融化,拉絲,冷卻等工序,製成不同的塑膠顆粒,再將回收來的塑膠顆粒售給下游廠商。
雖然面臨著環保壓力和成本壓力,但塑膠回收行業目前正處在爆發期,幹得好的話,每年營收還是相當可觀的,未來可期。
尤其是禁塑令開始實施後,進口廢塑膠已經被禁止,廢塑膠回收利用這行正蓬勃發展,各大塑膠廠商正絞盡腦汁想要發展塑膠‘內迴圈’。
在這種形式下,再生塑膠迅速變成了一個藍海市場。
它主要是對廢舊塑膠進行加工處理而來的塑膠原料,最大的優點就是價格便宜,比新塑膠和可降解塑膠的價格都要低廉得多,而且加工也很方便,非常物美價廉。
再生塑膠的價格普遍都在三四千元每噸,而新塑膠的價格基本都上萬了,至於使用澱粉等植物原料與塑膠混合而成的可降解塑膠,價格就更加高昂。
廢塑膠回收總體來說很符合碳中和的政策,因此受到了各方鼓勵。
但國內可再生塑膠行業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入行門檻低,企業規模小,主要以家庭作坊為主,技術粗糙簡單,環保意識薄弱,裝置投入不夠。
很多家庭作坊直接排放汙染,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二次汙染。
所以也是環保部門的重點物件,稍有不慎,就要被拉黑名單。
張福生這家廠,前身也是做廢塑膠回收的,但是排汙很猖狂。 …
工廠上空經常黑煙滾滾,氣味刺鼻。
廠區緊鄰著農田與水源地,卻還在周邊堆放大量回收塑膠,導致部分植被枯死。
於是,這家缺德冒煙的塑膠廠被周圍群眾多方舉報,直接被一鍋端了。
這才把所有裝置和廠房都轉賣給了他,清倉跑路。
張福生接收了這家廠後,汲取了前輩的經驗教訓,下血本買了一批不知道多少手的環保裝置裝上,這才勉強透過了環保檢查,逃脫了倒閉破產的命運。
只不過,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他這些八手裝置因為過於老舊,維護不給力,也有些撐不住了,被環保局下達了升級改造的最後通牒。
張福生其實心裡也清楚,環保局做得沒錯,二次汙染確實不對。
還得從根本上解決環保問題,才是正道。
再說,塑膠不可降解,回收造粒本來屬於變廢為寶的行為,是環保的先鋒。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再次汙染了環境,就違背了這一行業的初衷。
所以他雖然嘴上不斷哀嚎,但還是忠實地購買了新的環保裝置。
正在心痛不已的時候,突然桌上電話響了。
張福生沒好氣地拿起電話:“大吉塑業,你找哪位?”
“張廠長是吧,我們是環保局的工作人員,想要來你廠考察一個新專案,不知道最近方便嗎?”電話那頭是一個年輕人的聲音,倒是相當客氣。
張福生卻是渾身一個哆嗦:“兄弟,你饒了我吧,還沒到約定的整改查驗時間吧,我已經買了新的環保裝置,正在路上呢。能不能等裝上以後再過來檢查啊,不信的話我可以給你們看採購合同。”
對面笑著說道:“張廠長,你誤會了,跟環保整改無關,是我們想要在你廠實驗一個專案,你看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