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還沒上市,就成了戰略物資(第1/3頁)
章節報錯
網路上,粉絲一直關注著車神的恢復情況,許多媒體也日常蹲守在託養中心門外。
這樣一來,向勇的植物人託養中心,也徹底火了。
每天都有很多家屬打電話要求把病人送過來。
向勇一時忙得焦頭爛額,陷入幸福的煩惱之中。
只可惜,這座小小的託養中心只有一棟樓,場地實在有限,護理人員也不足,實在收不下更多的人了。
看著已經塞得滿滿當當的病房,他心裡不由冒出一個念頭。
要是有更多的資金就好了。
有了錢,託養中心就能擴大規模,收留更多的植物人,形成一個正向迴圈。
然而,這五年來,託養中心名聲不顯,過來的病人並不多,病房裡常年空蕩蕩的。
他使勁渾身解數,也只能維持著盈虧平衡,勉強不虧本而已。
這還是因為當初地址選得好,不但郊區的房子租金便宜,離海市又近,是長三角病人的第一選擇。
這邊經濟發達,一個月七千多的費用,病人舉全家之力還是能夠出得起。
反正病人一般撐個兩年就過世了,這筆錢對家人來說,相當於花上十幾萬買個心安。
所以託養中心才能堅持到現在。
然後就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
舒馬茨的入住已經讓託養中心小發了一筆,住了不到兩個月,收入已經近百萬了。
這相當於十個病人一年的收入。
他終於嚐到了高階客戶的甜頭。
後續從全國各地湧入不少病人,很快就把所有病房都填滿了。
當然他心裡也明白,這些病人肯定不是衝著自家中心的護理水平而來的。
都是為了能參加臨床三期實驗,哪怕有些病人排不上號,但是也想在這裡待著,等著新藥上市。
反正特效藥已經確定能治好植物人了,那就等著唄。
這裡離三清集團又近,護理水平也專業,病人在這裡肯定能第一時間吃上新藥,獲得治療。
家屬們這麼想也很合理,向勇的延和託養中心瞬間在病友圈口碑爆棚,成為國內第一的託養中心。
這樣一來,自然吸引了有心人的目光。
******
深市,企鵝總部。
併購投資部,素來被認為是企鵝最神秘的部門,此刻正在開一場部門例會。
寬敞的會議室裡,20來個人齊聚一堂,看著投屏上的ppt,彙報著自己手上的專案狀況。
這些人一個個履歷驚人,不但是頂級名校畢業生,還有著來自巨硬,谷歌,摩根斯坦利,等科技巨頭和華爾街的背景。
一般來說,企鵝的投資併購會更多地考慮與自身業務的結合,偏戰略性質。
主要是為了補足自己的業務短板,大都以投資為主,很少干涉現有團隊的管理和運營,所以口碑都還不錯。
劉平是投資部的一名資深員工,正好輪到他彙報,便開啟ppt,侃侃而談。
“……目前網際網路公司主營業務都遇到瓶頸,必須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我們也不例外。”
“我最近注意到一個新的專案,正在成長期,非常有吸引力。諸位請看。”
投屏上出現了‘植物人託養中心’七個大字。
“大家都知道,現在醫藥行業是投資的大熱門,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在紛紛佈局。”
“3年前我們就投資了5億美元,進軍線下藥品零售業,阿里和狗東也都緊接著入局,入股多家線下藥房龍頭企業,可謂來勢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