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按照風險程度又分為三類進行管理。

一類醫療器械風險程度最低,一般屬於輔助工具類產品,比如聽診器,外科手術器具,刮痧板,壓舌板,手術衣帽,紗布繃帶,口罩等等。

二類醫療器械風險中等,一般都是體外用品,需要嚴格管理,比如醫用縫合針,不可吸收縫線,血壓計,體溫計,心電圖機,顯微鏡,生化分析儀,助聽器,避孕套等等。

三類是高風險類器械,一般都是要進入人體內的,管理特別嚴格,比如植入式心臟起搏器,人工晶體,血液透析裝置,植入材料,心血管支架,麻醉機,牙齒植入材料,可吸收縫線,注射器等等。

市面上出現的大部分都是一類和二類醫療器械,三類基本只能出現在醫院,經醫生之手操作,離普通人十分遙遠。

一切工作在陸庭峰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推進。

而隨著三清的員工們,陸陸續續都收到了公司分發的運動手環,內網上的相關帖子天天都在刷屏,討論得熱火朝天。

“手環救了我一命,今天我戴著手環在工作,突然收到了一條報警訊息,原來是手環監測了我的24小時心電圖,發現了陣發房顫,並建議我立即就醫。”

“說實話,其實我一直覺得身體很好,沒有任何毛病,如果不是咱公司的產品,我壓根就不會在意這事。但由於有同事的前車之鑑,我絲毫不敢大意,馬上去醫院查了一下,確診了陣發房顫。”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當時沒有什麼感覺,可是後來跟醫生打聽,知道了這病的危害後,我不禁嚇了一大跳。”

“房顫時,由於心房喪失了收縮的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淤塞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脫落,則會隨著血液流到全身各處,從而導致腦栓塞,中風,偏癱,以及肢體動脈栓塞,嚴重的時候甚至需要截肢,真是太嚇人了。”

“陣發房顫一般由於不確定性,在常規體檢的時候無法查出來,必須要做長期的動態心電監控才行。幸好我戴了好幾天手環,它的靈敏度又非常高,有24小時動態監控心電圖的功能,才能發現我的病情,否則一旦形成血栓,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並非唯一的案例,全公司兩三萬人,足足有上百個案例,不是員工自己,就是員工的家人。

他們全都聲稱收到了手環的報警,沒有忽視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從而提前治療,避免了病情的加重。

一般來說,任何病情的惡化,都有一個過程,身體會發出一些求救訊號。

不可能從0立即跳到1,沒有任何積累的過程。

比如心臟出問題前,會出現心慌氣短,胸口陣發疼痛,心悸胸悶很症狀,但往往很快就消失了,其實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

很多人要麼沒注意到,要麼不以為然,忽視了這些資訊,導致了疾病不斷的累積,量變導致質變,最後積重難返,從而錯過了治療疾病的最佳時期。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說的就是疾病積累到一定程度,突然爆發時的來勢洶洶,瞬間惡化。

如果能夠提前發出預警,並引起人們的重視,無疑能夠避免許多悲劇。

這就是預防重於治療的道理。

公司內部關於手環的熱度居高不下,很快就有人把一些帖子截圖搬運到了網上。

由於事關三清的新產品,瞬間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被網友們廣為傳播。

在浪博,逼乎,頭條,都上了熱搜。

“到底是真是假?聽著有點太玄乎了。”

“訊息從三清內部論壇洩露出來,應該是真的。而且這好像是他們給員工配發的,如果不好應該不會用在自己員工身上吧。”

“三清要進軍醫療器械市場了?不過第一款產品是個智慧手環,是不是有點…不夠專業?”

“樓上的,我替你說了吧,伱是不是想說,是不是有點Low,智慧手環這種不是手機廠商才出的東西嗎?三清應該做專業的穿戴式心電監測儀才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