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四章 菲洲尋求醫療合作(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架架運輸機從機場起飛,裝載著農藥,飛向了不同的國家。
肆虐了好幾個月的全球蝗災眼看就要進入倒計時。
這次蝗災給三清帶來的另一個好處就是知名度了,一時之間,三清這個名字在第三世界國家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三清的藥物在海外一直以來都走的高階路線,主要以西方國家的市場為主,同時輻射東亞諸國,在菲洲和中亞這一帶暫時沒有開闢市場,知名度也不算高。
一般都是國人出國的時候,隨身醫藥包裡會帶上三清的常用藥物。
所以大部分菲洲人只是從華人口中聽說過三清的藥物很好用,但他們自己是沒用過的,也用不起。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些中東土豪去鷹國和歐羅巴看病的時候,聽說過三清的名字,也體驗過三清藥物的神奇療效。
現在,當各國大肆採購三清的殺蟲藥消滅蝗災之後。
不論是在菲洲小國,還是在巴基和波斯這種窮國,三清之名都已如雷貫耳,成為提及最多的名字了。
這些國家見識了三清農藥的神奇效果,又聽說這只是三清最不起眼的一個副業,頓時起了極大的好奇心。
而他們瞭解到三清在醫藥方面的成就後,就更加瞠目結舌,震撼無比。
原來,這麼神奇的農藥,對三清來說,並不算什麼。
抗癌藥,ad特效藥,基因藥,哪個不比農藥更神奇,更有技術含量,更能起死回生?
人都有生老病死,面對一個掌握生命奧秘的神奇藥物製造者,他們心中油然而生嚮往之心。
這些菲洲聯盟的官員們,一個個腦中閃過了同一個念頭。
一定要引進三清的神奇藥物!
雖然菲洲人民都很窮,但是各國上層還是挺有錢的,完全用得起三清的藥物。
更何況,三清藥物的價格,跟鷹國藥企的天價藥比起來,算是良心價了。
至於窮困潦倒的底層人民,他們有世界衛生組織等慈善機構提供的免費藥物。
一直以來,世衛組織,全球基金,球盟,以及一些國際慈善機構,都熱衷於在菲洲弘揚人道主義精神,讓處於水深火熱的病人都吃上藥。
他們動用自己雄厚的資金來運作此事,在全球購買藥物,然後免費捐贈給需要的人們。
像菲洲抗瘧藥採購,70%就來源於國際組織和機構的資金,這也是菲洲醫藥市場的一大特點。
在這一方面來說,這些國際組織是負責任的,他們本著救死扶傷的目的,想要用好藥。
那麼什麼藥才是好藥呢?
在西方人心中,只有在西方國家註冊上市的藥品才能算是好藥,才是真正的良心藥,放心藥,送出去他們放心。
然而,這些藥有一個特點,貴,特別貴。
這麼貴的原研藥,基於幾億人的病患單位,再多的錢也不夠往裡填!
貴价藥既然用不起,那就只能用仿製藥了。
但仿製藥利潤過低,西方藥企一般是不願意做的,同時他們也不願意把藥品價格降下來。
畢竟藥企的終極目的還是撈錢,不撈夠錢,哪有錢去搞慈善?
既然西方藥企不願做仿製藥,那麼,這個偉大的任務就落在了第三世界國家的頭上,而這方面有實力的主要就是天竺和華夏。
世衛組織出臺了一個叫pq的認證,利用他們的專家來審評採購的仿製藥。
只有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達到了西方原研藥的水平,才算好藥,才可以被採購,被捐贈。達不到的話,對不起,吹得再牛,也不鳥你。
pq認證非常類似於藥品註冊,但有一個最大的區別:不是所有藥品世衛組織都受理。
他們一般只受理那些亞菲拉病患急需的,針對死亡率高的藥物。
不在他們需求清單裡的藥物,即便效果再好,也不會被受理,更不會被採購。
這方面來說,天竺藥企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早早就佈局菲洲,開拓市場,天竺的仿製藥產業也非常發達,因此在菲洲的整個醫藥生態中,天竺人無處不在,已經形成了全產業佈局。
以肯亞為例,當地的藥廠,醫藥公司,進口商,分銷商多數都由天竺人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