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起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349年,殘暴的趙王石虎去世,太子石世繼位,尊劉氏為皇太后,張豺為太保,總管朝政大事。
張豺素與司空李農不和,如今一朝得勢,他便與太尉張舉密謀除掉李農。
李農得知訊息,率軍退守上白。
張豺告知劉後:“李農於上白舉兵謀反”。
劉後命太尉張舉調集鄴城精銳禁軍前去圍剿李農。
彭城王石遵行至河內,得知石虎死訊,遂屯兵河內。
彭城王憂心忡忡,不知他是為失去父親而傷心,還是擔憂遠在鄴城的女子。
西平郡公姚弋仲、略陽郡公苻洪以及武興公石閔、武衛將軍王鸞等人在討伐梁犢後的歸途中,與彭城王石遵在李城相遇。
石虎駕崩,姚弋仲、苻洪、王鸞等人竭力勸說石遵返回鄴城自立為帝。
“殿下長且賢,先帝亦有意立殿下為太子,只因被張豺蠱惑。今女主臨朝,重用奸臣,上白相持未下,京師宿衛空虛;殿下若聲張豺之罪,鼓行而討之,其誰不開門倒戈而迎殿下者”!
此時唯有石閔他沉默不語,他擔心遠在鄴城宮中的阿姐,一旦起兵,張豺是否會對阿姐不利。
石遵本有些猶豫,可聽聞燕王斌被害的訊息,他決心起兵,於是自李城發兵,掉頭直奔鄴城,洛州刺史劉國亦率領洛陽部眾前來會合。
討伐檄文傳至鄴城,皇后劉氏與太保張豺驚慌失措,快馬疾馳上白欲調回精銳禁軍以守鄴城。
然鄴城至上白路途遙遠,大軍無法立刻抵達。
崔安安,本想乘混亂之際逃離鄴宮,卻不想半路遇見了張豺。
張豺亦是知曉崔安安與彭城王石遵、武興公石閔之間的關係,他遂建議劉後將崔安安拘於後宮,以脅石遵退兵。
石閔得到阿姐被拘於內宮的訊息,他要求石遵即刻退兵返回幽州。
鄴城隨時可以攻打,可阿姐只有一個,他不會拿阿姐的性命去換一座城池,任何人任何事都比不上阿姐的性命重要!
“當初先帝伐晉,彭城王為求活命棄阿姐於不顧,如今又為奪帝位罔顧阿姐性命,彭城王怎能待阿姐如此薄情寡義”!
石遵也動了退兵的想法。
當年在晉國之時她寧願犧牲性命也要護他平安回國;如今她又身陷囹圄他怎能棄之不顧;可一旦起兵眾人追隨,退兵又談何容易,更何況退兵後劉氏是否會將她平安送回,跟隨起兵的眾兄弟性命又如何保障…
石遵內心痛苦地掙扎。
“此時鄴城內守衛空虛為最佳良機,若待援軍返回再攻不易;燕王斌已被暗害,接下來張豺他們要對付的便是彭城王殿下,殿下若是再猶豫,便只會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最終落得同燕王斌一樣的下場”!眾人勸諫道。
“若是犧牲趙公主一人可保幾十萬將士性命,想必趙公主深明大義,定是不會怨彭城王殿下吧”,苻洪繼續勸諫道。
石遵最終還是在權利面前妥協了。
石閔反對,遂與眾人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姚弋仲欲平息內部鬥爭,他建議彭城王石遵許諾攻下鄴城後封石閔為太子。
可石閔哪裡在乎這太子之位,至少現在是不在乎的,他此刻只在乎阿姐的性命。
如若這太子之位需以阿姐的性命為代價,不要也罷!
他不會拿阿姐的性命去換取權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