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牆大院內,人性總是涼薄的。

初見石閔之時,他因年幼初入膳房不懂規矩弄壞了吃食而被責罵。

嬤嬤罵的甚為難聽,罵他是無人教養的漢奴,野蠻粗鄙云云。

石閔年幼寄人籬下無力反駁,只能憤恨地承受,他稚氣的面龐卻帶著一絲不甘。

崔安安悄悄安慰他:“府中人勢力,莫要將他人之言放在心上,以後謹言慎行便是”。

石閔並未理會,在他心中崔安安與府中那些阿諛奉承拜高踩低的旁人無異。

石閔本以為躲在膳房中便能安安穩穩地長大。

可石家那些紈絝公子們不會放過這個欺辱漢人的機會,可憐的石閔不是無故遭受鞭笞便是挨餓受凍。

崔安安送食途中無意間看到石閔被石家公子們欺凌得遍體鱗傷、飢寒交迫的模樣,本不想多事,可又於心不忍,便待無人之時,偷偷將方才九公子石遵贈送的肉食塞到他手中。

聽聞無人願伺候石閔,崔安安遂向管家主動請纓成為石閔的侍女。

她如此做也只是為了自保而已。

這個可憐的男孩雖無權無勢,但照顧他總該不會像其他公子那般遭受冷眼與羞辱。

可石閔卻對崔安安敬而遠之,在他眼中,性情涼薄的府中之人都不值得真心相待。

崔安安倒也無所謂,至少在旁人眼中她是大人養孫石閔的侍女,便不會隨意被調到其他公子院中侍奉。

一日石閔在膳房內不慎滑倒,打碎了身旁的壇罐。

壇罐的碎片割破了他細嫩的手,頓時鮮血直流。

崔安安見狀匆忙上前,欲為他包紮止血。

可石閔似乎並不想領崔安安的好意,他猛地將手縮回。

膳房嬤嬤見地上一片狼藉,她又開始不停地辱罵,她尖銳的咒罵聲似乎要將崔安安的耳撕碎。

崔安安只能主動道歉說是自己不小心將壇罐打碎,這就去跪於院中接受處罰。

嬤嬤這才停止了咒罵,她要求崔安安跪足兩個時辰後才能起身。

兩個時辰終於過去,崔安安使勁揉揉痠痛的雙膝,已經有些紅腫了;肚子也餓的厲害,晚膳時間也過了。

“算了忍忍吧,就一晚而已”,崔安安小聲地安慰自己。

石閔偷偷地站在一旁看著跪在院中的瘦小女子,她為了袒護自己而遭受了懲處,為此,石閔心中有些許愧疚,他不安地走上前去,遞給崔安安一個饅頭。

崔安安實在是太餓了,顧不得其他,三兩下便將饅頭嚥下。

吃完後她才想起這塊饅頭定是石閔的晚膳,他還未捨得吃吧。

“小公子,你的晚膳被我吃了,今晚你怕是要捱餓了”,崔安安滿懷歉意地說道。

“我不餓”,石閔冷冷地回應。

崔安安瞥見石閔方才受傷的手已有些腫脹。

“小公子的手,方才被壇罐碎片扎傷,雖是止了血,可這傷口若不處理的話,怕是會潰爛”,崔安安擔心道。

石閔小心翼翼地將手抬到崔安安面前,眼神依舊略帶不安。

崔安安心疼地抓起石閔受傷的手,將他帶回屋內,輕輕為他擦拭傷口。

石閔雖年幼,卻很堅強,傷口雖痛,但他只是皺皺眉,卻從不哭泣。

此刻的崔安安倒有些心疼他,或許他們都是一樣的可憐人。

石閔偷偷看著崔安安為他擦拭傷口時擔憂的神情,心中忽覺溫暖。

他的眼中不再是冰冷之色,反倒是有些溫暖,自他父親去世後再無人待他如此體貼。

崔安安為石閔處理好傷口,正欲轉身離去之時,卻聽石閔在身後輕輕喚了她一聲“阿姐”。

那一剎那,崔安安心中一顫,眼淚不爭氣地掉落。

她偷偷抹了抹眼淚,而後莞爾一笑:“在這世上我已無親人,既然阿閔願叫我一聲阿姐,那阿姐定會陪伴阿閔弟弟一生”。

石閔心中感到,亦回應崔安安一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