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8章
東街廊下一排院,蘇媳婦孃家住在第四戶,卻也不是真正的第四戶,只是二樓屋子的大通鋪,即使是晌午,光線也被木板擋得嚴嚴實實。
好容易一縷光透進,不照人只照灰。
自打蘇媳婦男人癱臥,脾氣日漸火爆,家裡值錢的都摔碎,還要用藥,換新買藥都是開支。孃家這邊貼補不少,到底不能是個頭,何況兩老人唯一的兒子是個酒鬼賭徒,家底禁不住揮霍。
只有一個小女兒名叫慧秀,年方十六,懂事勤懇,出落得一表人才,周圍不少上門欲抬她作妾的,兩老恃小女兒貌美,都不從。
蘇媳婦上了二樓,兩老忙迎上接過布包,又喚慧秀去倒茶給她姐兒解渴。
蘇媳婦喝了茶,道:“事情我都打聽好了,老太太房裡不缺人,姑娘們房裡也都新添過粗使丫鬟,倒是二公子才回京,老太太有意找幾個中用的伺候,待老太太提起,我和謝春家的說定,事就完了。”
兩老歡喜不勝,慧秀站在一旁,聽見姐姐承諾,忙羞紅著臉問:“姐姐別騙我,果真是二公子房裡?”
蘇媳婦一怔,反應過來,笑罵著戳慧秀額頭:“小姑娘心性!有我在,放一百個心便是,保管叫你瞧上韋二爺。倒也是,若真去了二爺房裡,都是清一色小廝,你們是第一批,熬成舊人,境遇不會差。”
“到時再爭口氣,叫老太太和夫人高興,通房丫鬟從你們當中選也說不準呢。”
慧秀羞得直跺腳,一轉身撲上火炕,埋臉不說話了。
似是突然記起,周母匆忙起身,去箱櫃裡翻出手掌那麼大的帕子,展開給蘇媳婦瞧,一包金粉。
“這是金牡丹摻名貴藥粉製成的水膏,點眼尾一指頭,明亮可愛,”周母塞進蘇媳婦手裡,強她收下,“我尋思我們這小戶人家也難用到,擱起浪費,你是大家族當值的,想用得著,就給你留一包,如今你來,正好給你。”
蘇媳婦推拒:“慧秀用。”
“她野慣了,哪裡消受得起這等金貴東西?抹出去反倒叫鄰裡笑話,你用正好!”周母索性塞進蘇媳婦腰間,拴好。
蘇媳婦又嘮了一會子家常,估摸時候,告別兩老匆匆趕回府去。
.
依照常規,韋史在前院公廳擴闢的並廈用飯,偶去正房。大公子和二公子獨院自立門戶,一應日常起居都在院內完成,三公子隨薛姨娘同吃同住。
女眷姑娘們則是大多時候隨老太太,在上房吃用。
今日也是,韋綺羅幾人都在崔老夫人房裡用飯。正聊得開心,崔老夫人喚丫鬟去大廚房傳飯,又叫翠香去旁院喊陳綰月。
韋明珠道:“崔府那邊送了蟹過來,今晌午便能做了端來。”
“嗯,正是吃蟹的時候,”崔老夫人點點頭,笑道,“既如此,把延清和不辭也喊來,老大忙公事就算了,人多熱鬧,也吃得香。”
丫鬟聽命去了。
公主忙道:“那我要和二哥哥坐在一起!”
“多大人了,還跟小時候一樣,放心,誰也搶不走你二哥哥身邊的好位置,只叫你獨佔。”崔老夫人調侃。
崔燈霓正跟韋凝香說話,探頭看了看,不覺說道:“綰妹妹身體不知怎樣,今日我和凝香去喊她,碧頃只說同往常一般,到底無力,昨夜風重,別是染了風寒。”
崔老夫人皺了皺眉兒,“大夫找過不少,甚至託娘娘的福,連宮中太醫都奉旨來瞧過,都說無事,有的連藥方都不願開,如何這病一日勝似一日,到現在連門也不出了。”
說著,當即又喚過一名小丫頭,叫她去問陳綰月身子要不要緊。
最後翠香和小丫頭一齊回來,都說形景如常,懶洋洋的,沒什麼力氣。
崔老夫人點點頭,沒說什麼,半晌道:“當初娘娘也是如此,罷了,都是我的孽,讓寶兒好生休息,咱們吃,一會子撿些好消受的給她送去。”
韋延清過這邊來時,飯已擺好。
只餘老太太身邊一個位置,公主身邊一個位置。
他去坐老太太身邊,又被轟趕去公主身邊,滿屋子都笑。韋延清雖有不悅,到底沒掃了老夫人的興,面不改色在李皎然旁邊坐了。
待老夫人動筷,韋延清取過剝蟹的工具,靈活剝出蟹肉,裝進碟子,第一隻先給了崔老夫人。
他在江南那邊吃膩了這些,這會子也不大餓,動了幾筷子便擱下,只是給老太太剝蟹。蟹油溢位,染上修長白皙的手指,骨節拱彎間,蟹肉出來得既幹淨又輕而易舉。
到底是注重禮儀的世家公子,飯粒不掉,食而無聲,剝起蟹來有條不紊。彷彿在外有所經驗,他給崔老夫人處理螃蟹時,並不同於女眷這邊按規逢季吃用的稍有滑稽,看起來頗為從容。
意識到可能是在江南養就的熟練,崔燈霓紅著臉將視線從那雙大手上移開,笑道:“二哥哥覺得江南蟹和京城蟹味道可有什麼不同?”
韋延清:“京城蟹大多自南方轉運,東海場養的也與江南同源,水同鹽同,到底本質不變。”
東海臨近京城,最出名的是元海場子,賣出的都是高價,尋常人家一隻黃金蟹也足夠肉痛幾日。倒不是螃蟹稀缺,只有家底的人家並不會選擇京城本地蟹。
在韋二公子眼中,並無江南蟹與京城蟹這一區分,只有海運蟹與陸運蟹。這話若問普通百姓,大抵都答得清楚,畢竟外地蟹貴,百姓大多會選擇較為便宜的本地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