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翻臉(第2/3頁)
章節報錯
相國都不稱了,直接稱劉崇望的字,自稱也變成了某。
看樣子,的確是打算翻臉了,劉崇望澹澹一笑,為難道:“這倒是麻煩了,還容本公思量再三。”
他一邊走一邊想,一邊想一邊走。
走出了百十步,還是沒想好。
敬翔終於發作,勃然作色道:“你到底想好了沒有?如果還沒有,那就不要想了,我回去說你不放人就是,你我曾在長安並肩討伐黃巢,說有生死之情也不為過,我勸你一句,五德興衰乃是自然之理,自古以來沒有不滅的王朝,唐廷失德,天命不在,氣數已盡,國運將終,你何苦為它陪葬?”
“如今天下大亂,禮崩樂壞,民不聊生,正是我輩奮起推翻暴唐再造乾坤的大好時機,你卻因循守舊逆天行事,非要做李曄小兒的鷹犬,當真是可惜你的天縱之才了,我家大帥素來禮賢下士,如果你肯歸順我家大帥,你我二人不但可以避免兵戎相見,還能一道攜手治國興邦安天下,豈不快哉?”
敬翔是肺腑之言,他跟劉崇望一同打過黃巢,在河中也跟劉崇望有交往,對劉崇望的膽氣謀略口才人品風度是極為佩服敬重,說句心裡話,敬翔並不願意與劉崇望為敵。
只是在敬翔看來,李唐早該亡了。
劉崇望鐵了心要為李唐殉葬,他敬翔卻不會。
聽到這些話,劉崇望收起了笑意。
“虧你還是敬暉的後人,這般無恥之語真是不堪入耳!”
唐朝有楊國忠這樣的匹夫宰相,有李林甫這樣的喜歡排斥異己的宰相,有元稹這樣喜歡玩女人的宰相,有盧攜這樣的哭泣宰相,有戰死沙場的宰相,有跳河自殺的宰相……
有韋昭度這樣拒不投降被軍閥斬首的宰相,有杜讓能這樣坦然赴死的宰相,有崔胤這種冒著殺九族的風險策劃兵變迎立皇帝復位的湖塗宰相,可就是沒有投敵叛國的宰相。
他們救不了國,但他們敢跟李唐一起去死。
劉崇望油鹽不進,敬翔不禁仰天長嘆。
“當大廈之將傾,誰又有雄才大略能夠施展回天之力?”
“昔日元和中興,穆宗一代就把憲宗十年心血毀於一旦,當初武宣中興,懿宗揮手就把兩代君王苦心經營了二十年的家業敗得一乾二淨,如今唐祚雖有中興之兆,卻不過是在重複元和故事而已,迴光返照之後就是大廈崩塌之時。”
“執迷不悟只會落得萬劫不復的下場。”
劉崇望哈哈大笑,這一笑盡顯豪邁,驀然又帶著無盡的睥睨威嚴:“就是逆天行事又怎樣?一代又一代人為了中興所走過路就是中興路,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道不同不相為謀,下一次見面,我與你就是不同戴天的仇人,回去告訴朱友恭,再往前走三里老夫就交人,如果他執意要八千汴兵去死,那就開戰好了,老夫奉陪到底!”
敬翔想了想,無奈道:“那好,我再去說說。”
朱友恭聽敬翔轉述完了,不得不同意劉崇望的要求。
這是必然的結果,也是劉崇望的陽謀,如果朱友恭連最後三里路都不願意等,朱溫和宣武文武及汴州將士會怎麼想?他朱友恭這不是擺明了想借劉崇望之手殺了朱友謙?
朱溫或許能理解,將士卻不會。
這個罵名和眾怒,朱友恭承擔不起。
於是隊伍繼續前行,唐汴雙方劍拔弩張。
在一片肅殺之中,三里路很快走完了。
劉崇望抵達神女谷東峰,各路伏兵均已就位,李巨川、韓偓、何芳舞、崔胤、楊成、李存孝、李忠國、顧弘文、趙匡凝、齊晉等文武百官各就各位,等待劉崇望的命令。
唐軍忽然停下,劉崇望一聲令下,沒有埋伏的兩萬後軍士兵陸續齊刷刷轉身,後軍變前軍正對朱友恭,盾兵槊手陌刀士湧上前排,弓弩手在槊兵之後,拉弓上弦,嚴陣以待。
汴軍也早有準備,以更快的速度列陣,劉崇望和敬翔各自拍馬上前,二人在相距十幾步的地方停下對視。
敬翔問道:“你這是何意?”
劉崇望冷聲道:“何意?你部早在半個時辰前就從五列變成了七列,這是何意?還有,本公早已明確提出不得帶出牙兵,然而你方士兵之中卻有數千控鶴軍,這是何意?”
劉崇望要翻臉,肯定是要找理由的。
另外,神策軍雖然已經不像當初那麼畏懼藩鎮如虎,但是心底還是抱著能不打就還是不打的想法,劉崇望得讓他們知道並相信,是汴軍先翻臉反水,想要置大夥兒於死地的。
這樣才能激發三軍將士的憤怒和戰意。
汴州方才由五列變七列,分明是擺出了作戰姿態,這是送給劉崇望的把柄,而說汴軍之中有牙兵,則完全是劉崇望自己胡說的,敬翔帶出來的牙兵都是普通士兵的打扮。
他怎麼認得出來,怎麼知道敬翔帶了控鶴軍。
不過湊巧的是,劉崇望還真蒙中了。
朱友恭不知道劉崇望是怎麼得知自己陣中有牙兵的,不過既然被對方說破了,他也就不再反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