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割地賠款(第1/4頁)
章節報錯
,!
收到鍾傳的進奏章後,李曄在中軍大營升座,向面前的劉崇望、韓正、齊晉、鄭延昌、韓儀、歸黯、韋莊、崔遠、薛鑑弘、喻坦之十位隨軍大臣問計,少數人知道李曄的意思。
就今上這個脾氣,韓建四次抗詔不朝,直接一紙詔令殺了全家,鍾傳僭越吳王,跟杜洪等人勾結,還派兵偽裝麻匪襲擊官軍糧道,加上杜讓能遇刺案和朱雀門縱火案還沒有結案,包括鍾傳在內的各方藩鎮都有作案嫌疑。
鑑於這些情況,眾人猜測鍾傳多半性命難保。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先發言。
沉默總要有人打破,劉崇望看其他人都沒有建言的打算,就當先說道:“鍾傳帶甲超過十萬,陛下雖然擁兵近四十萬,但一半官健都是這幾年招降納叛所入,降將超過千人,陛下親臨督軍,順勢他們自然可戰,但逆勢猶未可知。”
“其二,鍾傳遙在江西,如果征討之,免不得水陸並進,陸馬轉餉千里,水師順江東下,兩者相計,靡耗無度,時日未知,如果陷入僵持,財賦難以支撐,朝廷就不得不退軍。”
“魏武敗赤壁,苻堅敗淝水,趙彥深敗幕府山。”
“此三先例,皆是我眾他寡我強他弱,陛下掃滅四方,軍勢雖盛,糧草雖足,但人心難測,世事難料,如今已是四月,南方雨季將至,到時候長江水位暴漲,我軍難免糧道受阻。”
“其四,我軍沒有水師。”
“要想徹底掃滅江西,免不得要打造樓船千隻。”
“要打造戰船,就得徵調民夫工匠,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如果徭役太重,就會耽擱農事田桑,秋後不但影響朝廷秋解收入,還有可能爆發饑荒,到時候朝廷就得調糧賑災。”
“其五,我軍官健多為北人,北人不習水戰,陛下到時候就還得在洞庭湖操練水軍,我軍沒有訓練指揮水師的合格官員,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財賦才能練成強力水師。”
“其六,南國惡劣,瘴氣殺人,莽荒虎狼長蛇遍佈,所謂福地居福人,福人居福地,南人久居自是無礙,我軍多三輔子弟,一旦入夏,天氣炎熱,蛇蟲出洞,軍中難免疫病。”
“其七,朱全忠的真正打算,朝廷尚且不知,如果南方戰事僵持太久,不但宣武強藩有落井下石的可能,就連已經向朝廷輸誠的陳巖和楊行密等人也會有改變心意的危險。”
“其八,陛下貴為萬乘,如果離朝太久,難保不會有小人暗策陰謀,難保党項人吐蕃人不會趁火打劫,京都雖有杜相公坐鎮,但諸事繁多,人心不齊,他也不能明暗盡察。”
“其九,朝廷連年用兵,官員思戰,求權貴前途機會,求振作我唐國祚,百姓思安,思寰宇清樂太平,思聖人無為大治,朝野廟堂,一半思戰,一半思治,人心不齊。”
“所以如無周全謀略,伐南必然無功。”
“所以依臣拙見,如果鍾傳真心輸誠,上表請罪,納質子請刺史輸兩稅割地賠款,自陳願意出兵討伐杜洪和董昌,陛下就酌情暫時寬恕他一回罷,不是真心也儘量和談為上。”
不待李曄說話,劉崇望就接著說道:“但臣以為鍾傳不會真心歸降,能割據稱雄為什麼要入朝接受管制?從田季安到吳少誠,從梁崇義到李師道,從劉闢到王建,莫不如此。”
“千載絃歌,芳華如夢,人慾無窮,渴念叢生。”
“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們就會妄想,總想試一試。”
“對於這些作威作福日久的藩帥來說,如果能夠實現封疆裂土世襲,成就田李王吳河朔諸賊逆業,那就是不枉此生了,他們不會在乎周鄭交惡,也不會在乎箭射周天子。”
“大勢來臨,能夠看清大勢且願意放棄妄想道法自然的人不多,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鍾傳把戲做完?讓世人觀看他這個跳樑小醜。六國割秦,秦志天下,多少城也不夠割。”
一席話說完,不僅李曄沉默了,滿座文武的神色也是震驚又敬佩,這就叫宰相,人家是全方位考慮問題,這種老成謀國的人物一般不發言,一旦發言就是高屋建瓴的遠見卓略。
沉思少許,李曄默許了劉崇望的建議,決定任命史館相崔胤和法相韓正為左右大使,中書舍人趙崇、執政事筆高蟾、五花首判鄭昌圖、翰林學士司空圖隨從,負責與江西談判。
停戰和談條件如下,不過還得談判確定。
一,鍾傳必須派出嫡長子鍾匡時和嫡長女鍾靈雪到長安為質。
二,割地賠款方面,在已經割讓宜春和廬陵的基礎上必須再把蘄春、蘭溪、永寧、黃梅、宿松、太湖割讓朝廷,六地必須請刺史縣令,輸兩稅推行新政律,完全由朝廷接管,賠償軍費黃金一萬兩、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錢五十萬貫、陶瓷五萬件、米麵四十萬石。
三,自去吳王,廢除所設一切偽王規制。
四,釋出告書,與宣武、浙東、鄂嶽、陳許、福建、淮南斷絕外交。五,上表認罪,請求出兵征討杜洪贖罪。
六,在南昌、臨川、景德鎮三地,給朝廷指派十五座官窯。
七,長江漕運方面,從黃石到安慶這一段的大小碼頭,朝廷要復設轉運院,委派專員開府辦事,這一河段的漕運收入,江西自得六成,一成上供皇帝,三成劃入戶部度支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