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克湘陰(第2/3頁)
章節報錯
到了下午,李克良、李知道、李採雅、李銳、趙匡明、鄧處訥達成一致,由趙匡明和李銳負責北城,李知道和鄧處訥負責東城,李克良和李採雅還是主攻西城,同時改變進攻策略,根據叛軍瘋狂消耗防械的戰術,他們採用了稀鬆的陣型進行佯攻,以此騙取叛軍的消耗。
周成仁經驗豐富,這種戰術怎能瞞得過他?於是命令士兵降低弓弩火油的使用頻率,不過後來一想覺得士兵很難掌握降低尺度,便乾脆命令部下仍然隨便開火。
官軍經過數十輪佯攻,又騙取了叛軍大量軍械消耗,李克良和李知道都認為可以總攻了,周成仁和袁朝宗也完成了部署,他將五千嫡系撤了下來,同時又集結了殘餘的一萬五精銳,準備用這兩萬人在天黑後突圍,城牆上現在大概還剩六千人,其他全都是當地屯田兵。
下午申時,準備充足的官軍對湘陰東西北三面城牆發起猛烈總攻,全副武裝的蔡兵手持刀盾身先士卒,他們的後面是在大量甲車掩護下的邵陽軍和益陽軍以及密密麻麻的神策軍。
此時每面牆上的守軍僅千餘人,雖然他們在奮力作戰,但無奈屯田兵太不給力,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又一個蔡兵爬上城來,在官兵不要命的衝擊下,很多屯田兵開始慫了,不但出現畏戰後退的跡象,甚至連督戰的牙兵都有人提刀跑路,牙兵一跑,其他人也有學有樣。
各處城牆逐漸崩潰,好在天色越來越黑了。
遭受主攻的西城首先被破,其後北城也被邵陽軍突破,周成仁早有準備,在三門附近都安排了幾百人與官軍展開巷戰,雖然這些士兵拖不了多久,但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天色越來越黑。
周成仁率文武官員來到南城,部下兩萬精銳已提前在這裡集結待命,看了看天色,覺得差不多了,周成仁拔出腰刀,縱聲長嘯暴喝道:“兒郎們,掩護官人,隨我殺將出去!”
一聲令下,南門洞開,城外官軍一愣,不過很快都悍不畏死的衝殺過來,早已等候多時的長沙衙軍和周成仁的後宅將士頓時齊聲暴吼,嗷嗷叫著以排山倒海之勢與官軍撲殺起來。
隊伍前頭是由一千長沙衙軍和五百後宅驍騎組成的前鋒,這一千五百叛軍將士呈八列縱隊齊衝,刀光劍影,馬蹄如雷,煙塵沖天,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一切,李採雅猝不及防,部下將士要麼躲閃不及被馬撞死踏死,要麼被馬兵削了腦袋,或者就是趕緊閃開乖乖讓路。
圍三闕一是李曄的既定戰略,所以把守南門的李採雅只有五千兵力。
看到這個場景,李採雅立刻判斷周成仁是想突圍,當即下令列陣阻遏,同時派人告知李克良,讓他們派兵來援,最後親率剩下的兩千多人去攔截遲滯周成仁帶出來的萬餘步兵,等待西城主力到達,叛軍自無心戀戰,周成仁振臂高呼道:“傳本都軍令,各部自行突圍!”
話音落地,率領文武官員與嫡系部隊一路往南狂奔,立功心切的神策軍則玩了命的追,沒跟上的萬餘叛軍將士見周成仁帶著文武高官和嫡系宅兵狂奔而去,便知道自己被拋棄了。
毫無疑問,這對士氣的打擊是無比巨大的,叛軍將士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破口大罵周成仁不是人,有的則認為惜命是人之常情,周都頭此時不走,難道要留下來送死麼?
至於大夥兒,速速趁夜突圍便是,於是這些人分成了三類,一類是寧死突圍,幾十人或者幾百人聚成一隊,朝一個方向奮勇殺去,一類則躺在地上裝死,觀察等待逃生的機會。
還有一種就更簡單了,直接跪地投降。
因為有後兩類人的存在,打算突圍計程車兵遭遇的難度更大,如果野戰,這些叛軍將士團結起來足以與神策軍一戰,但因為周成仁的先行突圍,至少有四成人選擇了潰逃或者投降。
李採雅的部隊和試圖突圍的叛軍發生激戰,雙方交戰不到一炷香,襄陽馬步軍指揮使洪開濟率一千蔡兵從西門當先增援而來,其後是數不清的神策軍將士,打著密密麻麻的火把。
漆黑的夜色中,南城就像一片火海。
叛軍一萬五千將士,最終只突圍了九千來人。
其餘要麼被殺,要麼投降被俘,至於湘陰城內,只剩下當地的屯田兵,周成仁逃跑的訊息傳遍全城後,不等官軍去繳械,他們自己就解除了武裝,在街道上列隊等待王師接收。
定初三年十二月初十夜,湘陰光復。
不過,當官軍開進湘陰後,發現有幾處地方火光沖天,派人去看才知道,原來為人狡猾老道的周成仁在逃走之前就放火燒了糧倉和武庫,庫存的糧食和軍械都被他付之一炬了!
望著沖天大火,李克良氣得咬牙切齒。
“傳我軍令,出動所有馬兵,星夜追殺周成仁!”
為了追殺周成仁,李克良把李曄撥給他的六千騎兵都派了出去,奈何周成仁運氣極好,今晚月黑風高,李克良後面派兵太遲,茫茫黑夜之中,馬兵根本不知道周成仁去了哪裡。
周成仁沒命的跑,為了躲避官軍馬兵,他下令全軍上山,漆黑的夜裡,眾人只能摸一步走一步,走了沒多,天空又下起了大雪,士兵們叫苦不迭,周成仁卻是喜上眉梢。
下一場大雪,就可以覆蓋腳印了。
周成仁鬆了一口氣,他摘下頭盔,拖著沉重的步子,走到一處半坡上,望著茫茫雪夜,任由暴雪積落自身,心中喃喃道:“我盡力了,將士們的仇,他日我周成仁,一定要報!”
湘陰刺史府,李曄正在召開軍事會議,商榷下一步動向。
截止目前,張家界、澧陽、益陽、邵陽四地選擇了主動歸順,常德和湘陰採用了武力克復,李曄初步奪取了湖西全境,湖南還處於周嶽掌控的地盤包括但不限於長沙、道州、桂陽、全州、零陵、郴州、廬陽、耒陽、汝城、茶陵、澧陵、衡陽、湘潭、株洲、瀏陽、臨武、冷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