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的堅強領導下,古老的長安煥然更新。

天下英雄,齊聚長安試比高!

高門貴女也紛紛出門,找尋如意郎君。

“唉,也不知道這些美人會便宜誰,給朕多好……”

望著路上的一群美人,皇帝扼腕嘆息,久久不願舍目。

言歸正傳,這些考生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歸氏。

歸姓是小宗,本是蘇州吳中的一個小家族,但在中唐以後,歸氏一族在科舉中可謂是大出風頭,從歸登開始,歸氏一族走上了寒門崛起之路,七姓十家都被歸氏掩蓋了光芒。

歸登,進士及第,官至工部尚書。

歸氏第二代歸融,進士出身,官至兵部尚書,獲封晉陵郡公。

歸氏第三代到了巔峰,歸融的四個兒子全都進士及第,長子歸仁晦開成三年進士,次子歸仁翰大中十一年進士,四子歸仁紹鹹通十年狀元,五子歸仁澤鹹通十五年狀元。

如此赫赫之功,可謂空前絕後。

第四代,歸家又出了個狀元。

歸融孫,歸仁澤子,歸黯,景福元年中壬子科狀元,放榜時正好又是新婚,可惜一個月後就暴死了,死因不明,李曄深深懷疑,吳承恩筆下的陳光蕊就是以他為原型。

歸黯的死對歸氏一族是重大一擊,這前後十幾年,黃巢、秦宗權、李罕之、孫儒、朱玫、李昌符等人相繼作亂,歸氏第三代的佼佼者先後去世,第四代英雄歸黯也英年早逝,但災難遠不止如此,天覆元年,第五代的歸佾再次考中狀元,可惜兩年後就死在了戰亂之中。

好在,現在是定初二年。

歷次大亂中,歸登、歸融、歸仁晦、歸仁翰、歸仁紹、歸仁澤等人及親戚幾乎全部遇害,所以歸家才會給這個最後希望的後人取名為歸黯,就好像第六代的那個少年歸系一樣。

歸系歸系,歸氏繫於你一身。

朝廷開科詔書抵達東南後,歸黯決定赴京。

誓別族老,告別父母,帶上未婚妻,歸黯去縣衙取狀文,看著眼前的少年,吳中縣令親自為他踐行,三杯酒後,歸黯兩人兩馬一劍,與未婚妻毅然踏上了去長安的路。

八月,渡過孫儒防區,借道宣歙。

九月,翻身越嶺,朝躲猛虎夕避蛇,進入江西。

下旬,繞荊襄,過境鄂嶽。

十月,到山南,走荔枝道,進入關中。

費時三個月,歷經百般磨難,歸黯夫妻終於抵京,站在他身邊的是他的未婚妻,名動吳越的蘇州第一才女齊甄,時值定初二年十月二十九,茫茫大雪落在夫妻肩頭。

“楚玉,長安好大。”

“是挺大,畢竟是中國。”

歸黯抬起頭,打量著面前的金光門。

“走,進城看看。”

在皇帝陛下的指示下,朝廷對關東學子的到來顯示了極高的禮遇,京兆府派了小吏在長安各城門蹲點,只要確定是考生,就接到提前準備好的上好客棧入住,正常的日常消費也都由朝廷負擔,家庭條件不好的,現場補助一百貫錢。

初二,京兆尹孫揆率屬下文武出巡,視察了平康、靖國、崇永、安永、遠懷、昌信六坊的治安,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做好保衛工作,保證考生及家屬的人身安全。

之後,宰相楊涉看望慰問了考生,並與戶籍魏博、成德、靜海、幽州、淮南、江西等地的考生進行了親切交流,詢問他們在京期間的各種難處,責令相關衙門予以解決落實。

天恩浩蕩啊,考生們感動不已。

“事出反常,我們還是小心些。”

莫名的盛情,讓齊甄充滿了戒備。

長安平康坊,粉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