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楊晟請降(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懷疑的種子在某一個人心裡生根發芽,它很快就會演變成背叛和仇恨,然後教唆這個人鋌而走險,臘月十六這天晚上,東川都知兵馬使楊晟的中軍大營裡坐滿了武夫,看完勸降書後,楊晟做出了決定。
“德義,帶上本將的官牌印信,去官軍行營走一趟,就說我見識到了朝廷天威,不敢再興兵助紂為虐,願率部反正,替劉相公效犬馬之勞,助官軍攻滅王建。”
有親信追問道:“將軍,您真的想好了?”
楊晟點點頭,感慨道:“田令孜是禍國閹賊不假,但對王建卻是恩重如山,王建對他都能痛下殺手,還有什麼人不敢殺?如果不盡早脫身,我和從濤他們早晚被害。”
眾將默然,楊晟取出官印和親筆血書,鄭重交到周德義手中,低聲吩咐道:“走老地方,行事切切小心,不要被牙軍發現,事敗你就走,事成早歸來。”
“將軍保重,小弟這就去了!”
周德義深深一拜,揣著東西悄然離去。
夜半時分,劉崇望正熬夜對著沙盤研究軍情,忽見劉過來報,劉過掀開簾子走進來,面帶喜色道:“啟稟叔父,梓州來人,自稱是王建帳下楊晟的親信,來為官軍獻計。”
劉崇望大感意外,劉崇龜也皺了皺眉,見二人不語,劉過疑道:“二位叔父,莫不是王建的把戲?”
裴進笑道:“那可說不準,說不定是楊晟怕了。”
劉崇望想了想,沉聲道:“裴進,過兒,去帶他進來。”
一炷香後,一人在裴進和劉過的左右護送下走了進來,來人高大,相貌英武,大約三十,一見到劉崇望就長揖至地,雙手環圓拜道:“罪職楊晟帳下虞候周德義,拜見相國。”
劉崇望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起來吧。”
聽到這句話,裴進和劉過同時後退一步,右手都默契的按在了腰間劍柄上,周德義不甚多說,起身從懷中取出東西,恭恭敬敬彎下腰,把東西舉過頭頂。
“賊將楊晟誠震怖朝廷天威,不敢興兵拒王師,願舉部為內應,效力如部屬,恐懼不敢自陳,謹獻刺史將軍官印兵符及梓州圖,函封拜送行營,使罪職以聞相國,唯朝廷與相國命之。”
劉崇龜接過東西,遞給劉崇望。
劉崇望開啟書信細細一看,不由心思一動。
這是一封血書,楊晟在信中細說了王建是如何殺了田令孜與陳敬瑄及二人全家,又如何在兩川排斥異己殘害忠貞之士,又是如何召開大會商討跟朝廷對抗到底的詭計,他把自己降朝的原因也說得很明白,那就是他怕王建會在形勢危急之時加害於他。
劉崇望看完信,不動聲色地遞給劉崇龜,讓他也看看,隨後他自己陷入了沉思,這封血書的資訊量太大,他需要逐一進行分析論證,因為西川行營還不知道田令孜兄弟被殺。
首先,田令孜和陳敬瑄被王建殺了,這可能麼?
劉崇望沉吟了下,覺得很有可能,這兩個人要是活著,朝廷就能從中做文章,比如在詔奪王建官職的同時,啟用田令孜為監軍使,恢復陳敬瑄為西川節度使,扶持陳氏兄弟。
其次,楊晟要投降,這可能麼?
這就要從楊晟的人生軌跡說起了,其早年是鳳翔鎮的一個小軍官,作戰勇猛,深得將士擁護,李昌符見他有勇有謀,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便欲將他殺害,知悉情況後,楊晟奔神策軍,後被僖宗升為感義軍節度使,鎮大散關,朱玫造反後,楊晟兵敗奔田令孜。
文德元年春,王建對彭州發起第一次攻勢,楊晟時為彭州馬步使,統彭、文、成、龍、茂等州,楊晟用兵得法,王建難以取勝,最終只得退兵,定初元年中,王建再攻彭州,陳敬瑄派眉州刺史山行章帶兵五萬救援彭州,但山行章是個飯桶,被王建殺得大敗。
山行章的主力斷送後,彭州失陷已成定局,楊晟雖然死戰不退,但人心已懼,部將趙章出城投降,楊晟卻仍是毫不動搖的堅守奮戰,彭州城破後,楊晟與王建巷戰,最後被擒。
歷史上楊晟是戰死殉國了的,但這個時空卻活了下來,歷史上在楊晟戰死後,王建想收留他的親信安師建為將,安師建卻回道:“我受楊司徒提拔,誓與楊司徒同生死。“
王建再三勸降,安師建不從,最後被王建殺害。
劉崇望當然不知道歷史上的真相,但劉崇龜的情報工作做得好,補充道:“這楊晟據說極其能謀善戰,為人忠義非常,當初去彭州赴任是單槍匹馬,短短兩三年就擴張到兩萬多人,王建破彭州時,除趙章出降,再無一兵一卒叛他,這等大將忽然來降,卻是蹊蹺。”
鄭延昌也說道:“下官亦有所耳聞,總之此人不簡單,相國需三思。”
劉過看了周德義一眼,跟著附和道:“叔父,這老小子現在才來投降,多半沒安什麼好心,這不就是您常講的詐降之計麼?萬一又是田承嗣那種兩面貨,那就是養虎為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