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周庠離開後,王建又對下令道:“李動,魏弘來,你們帶兵去攔。”

李動,李簡長子。

魏弘來,魏弘夫親弟。

魏氏兄弟都是許州人,是跟隨王建最早的元老武夫,常人或許不知道魏弘夫是何人,但一定知道他另一個名字——王宗弼,朝廷與西川翻臉後,魏弘夫留成都,魏弘來則隨王建守梓州,此刻聽到楊晟反叛,魏弘來憤怒不已,轟然應道:“末將必將楊晟及全家老小碎屍萬段!”

“不可!”

王建喝止,分解道:“先將其包圍,曉以大義情理,他不動手你們就不能開打,等擊退官軍第一波攻勢,本王自會親去勸說,除非他執迷不悟不肯回頭,你們才可以動手。”

聽聞此言,魏弘來又氣又委屈,大聲爭辯道:“主公,楊晟都反了,您怎的還如此禮待他?這廝的心是石頭做的,你就是待他再好,他也不會明白,薛從濤他們也不是好東西!”

王建不容置疑道:“勿再多話,快快去。”

魏弘來重重嘆了口氣,不情不願的轉身離去。

望著魏弘來的背影,王建心中暗道:“你以為我不想殺他麼,如今四面官軍攻勢猛烈,我不能在城裡跟楊晟再開個戰場殺個你死我活,這樣的戰鬥自然是能避免就要避免。”

當然,如果楊晟執意要打,那他王建也只能打了。

當楊晟所部兵馬趕到離北門還有二里半的時候,前方無數人影映入了眼簾,喊殺吶喊聲、紛飛的火箭流矢、四處往來計程車兵、撞車猛擊城門的巨響,楊晟無一例外的聽看到了。

除此以外,主街道上的景象也映入眼簾。

魏弘來和李動的一萬三千人整齊列隊,把前方街道堵得水洩不通,堵住了楊晟奔往朝廷的通途,楊晟部不得不停下來,楊晟催馬上前檢視,對面同樣也金刀鐵馬走出來兩人。

眾人視之,乃魏弘夫與李動。

看見楊晟,魏弘夫問道:“四面皆敵,楊都頭想去哪?”

楊晟道:“本都不需要向你說明,快把路讓開,免得傷了和氣。”

魏弘來冷笑,直視楊晟道:“楊都頭,並非是魏某為難,實是留後有令,命我在此把守,沒有他的令書,任何人不得擅往北城門,楊都頭有留後的令書嗎?拿給我看看,如果令書屬實,我馬上放你們過去,如果沒有,請恕我軍令在身,不能給楊都頭和諸位同袍方便。”

楊衝怒道:“亂臣賊子,誰是你的同袍!”

魏弘來笑問道:“難道你們是忠臣?”

話音落地,魏弘來的部隊發出了不小的笑聲。

魏弘來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目的自然是拖時間,他和李動的兵馬加起來有一萬三千人,楊晟卻有一萬五人,而且都是打過惡戰的老兵,當初跟著楊晟在彭州守了大半年,對楊晟極為忠心,魏弘來和李動都很清楚,他們手下人馬的戰力是不如楊晟麾下老兵的。

並且楊晟還有一支牙軍,跟朱玫和王行瑜都交過手,事實上也是這支牙軍保住了楊晟,如果不是忌憚牙軍兵變,張虔俊等人早已設法幹掉楊晟和薛從濤這些較有威脅的蜀將了。

魏弘來在講道理,楊晟也陷入了沉思。

楊晟知道,王建決不會只安排這些人馬來對付自己,其他各路兵馬定然已在路上,他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立刻攻破魏李二人的戰陣,然後快速趕到北城門,如果北城守將王宗本念及舊情開啟城門放他出城則罷,要是不肯開啟,那他就與官軍裡應外合攻下北城。

王宗本,本名謝從本,初事陳敬瑄,為都制置應援使,王建攻成都,從本來降,及敬瑄平,王建改其姓名,錄為假子,跟楊晟有些交情,楊晟被圍彭州時,王宗本還寫信勸降。

但讓楊晟感到為難的是,北城守將還有一個王宗侃,王宗侃本姓程,河南許州人士,也是王建的養子,但他與王宗本不同的是,他是絕對效忠王建的,跟楊晟等西川老將沒交往。

如此看來,那就只能打了,只有這樣,自己和兄弟們才有一線生機,想到這裡,楊晟立即對楊衝、周德義、安師建三人打了個手勢,楊衝心領神會,持矛大吼道:“全軍準備!”

雙方士兵都有些懵,咱們不是友軍嗎?

怎麼說打就要打起來了?

楊晟手下的官健顯然更加訓練有素,聽到上頭下令便立即展開隊形結陣,氣勢洶洶的準備開戰迎敵,魏弘來和李動的部隊雖然也開始組建戰陣,但動作顯然慢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