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體拳能增強體質,能鍛鍊拳腳功夫,在這個冷兵器時代,士兵往往須要徒手近身與敵人格鬥拼命,身體差了不行,拳腳功夫差了也不行。

當今各鎮後院軍都有自己的訓練方式,只不過沒有像宋代那樣形成定製,北宋禁軍就有大量武官教頭,專門負責士兵格鬥、拳打、腳踢、摔打、奪刀等教學內容。

豹子頭林沖就是這些帶隊教官之一,算是個小公務員。

當然,軍體拳最大意義在於培養士兵堅韌不拔和勇敢頑強的戰鬥作風。

對於神策軍的訓練情況,李曄比較滿意,視察結束後又召集崔胤、張浚、劉間等人,再次強調了整訓要求、軍紀、衣食供應等要點,要求負責人貫徹落實。

十一月廿一,大雪茫茫的時節。

長安望仙坊的百姓一早起來後,忽然發現望仙坊已經被戒嚴了。

各處街口被嚴密把守,武士挎刀持矛立於街道兩邊,密密麻麻的京兆府捕快衙役到處都是,柳樹巷外還站著不少身穿緋紅大放空袍子,腰佩儀刀的高大男子。

“這些是紅袍武士是北軍啊……”

“北軍不是在玄武門那邊麼,他們跑到這來,難道是皇上要來咱們這?”

“那誰知道?”

“之前官府就把柳樹巷徵收了,據說是要辦武學,興許跟這事有關罷。”

百姓三三兩兩議論著,卻沒討論出個結果來。

有膽大的跟街上的官差打聽,官差卻是閉口不言,問急了才擺起臉色呵斥道:“不該問的別問,老實在家待著別亂跑,要是宮裡人抓了你,有你好果子吃!”

宮裡人?

這不就是皇上來了麼?皇上來望仙坊做甚?

有知情人提點道:“今天是武學舉辦新科典禮,天子要駕臨武學訓話罷。”

這話一出,看熱鬧的人恍然大悟!

原來皇上是要來武學視察啊,我的個乖乖,堂堂九五至尊竟然親自出宮訓話學子,這簡直是本朝一大奇事,舉人老爺們也沒這待遇啊,這武學好!

提點那人得意道:“入讀者分文不取,每月還有十貫例錢,我哥就被選上了!”

“這倒也正常,沒有能征善戰的武人,皇上的江山也坐不住啊。”

幾人議論的聲音不大不小,很快被旁邊耳尖的官差聽見了,七八個官差二話不說,衝上去揪住那幾人就是一頓亂打。

“下賤的東西,某打死你!”

“你們幾個活得不耐煩了是吧?再敢亂嚼舌頭,腦袋就該搬家了!”

“滾,快快滾!再敢聒噪,休怪某這鞭子不認人!”

幾人被抽得鬼哭狼嚎,當下齊齊告饒,七八個官差這才住手,大手一揮讓其滾開。

眾人作鳥獸散,這才想起既然皇帝要來,恐怕宮裡的眼線也到處都藏著,這些話要讓那些死太監聽了去,不死也得脫層皮,還得躲開些為好。

門前冷落鞍馬稀的望仙坊一反常態的熱鬧,來自各坊的寶馬香車停滿街巷,達官貴人三五成群的往柳樹巷深處走去,邊走邊談笑風生,百姓擠在街道兩邊張望。

望仙坊之所以如此熱鬧,是因為今天是長安武學的開學典禮。

作為皇帝陛下欽點的官辦武學,長安武學的定位很明確,那就是為朝廷培養軍官。

皇帝親自交辦的事,杜讓能自然很上心,但武學選址卻是一件難事,杜讓能認為重新修建一座官學耗費太大,故而提議武學選址望仙坊柳樹巷。

柳樹巷就在朱雀門外不遠,方便朝廷管理。

二是地價房價便宜,按市價徵收的話不會耗費太多錢,李昌符和朱玫造反時,柳樹巷遭了亂兵,幾乎被鳳翔軍屠戮一空,可謂壘屍及頂,倖存住戶少。

三是房子有現成的,改成號舍容易,且不會耗費太多時間。

四則是因為柳樹巷還有一大片空地,可充當校場供武學的學生列陣操練。

考慮到形勢嚴峻,財政拮据,加上杜讓能的方案也還不錯,李曄就直接批覆了,唯一的麻煩是中書省太學、國子監、弘文館、集賢院計程車子對此有些不滿。

明代文武對立,唐代雖然沒有如此嚴重,但因為安史之亂產生的歷史遺留問題,如今的大多文人都對武夫充滿了深深的戒備忌憚心理。

各鎮武夫掌兵亂國是心腹大患,現在這些武夫又有了讀書的機會,這些新科武夫當中不乏藩帥親信子侄,將來要是這些人當中的某一個在朝掌權……

這些士子擔心朝廷淪為方鎮的提線木偶,部分朝臣也擔心方鎮勢力混入中央,所以當開設武學的詔書頒佈後,在張浚等人的教唆下,士子一度聚集到宮門前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