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佛門大帥(第1/3頁)
章節報錯
牙軍躁動威逼,樂從訓被迫遣散準備帶到相州的三百子將,三百子只得各自往城中奔逃躲藏,可憤怒的牙兵哪裡會放過他們?吆喝著蜂擁而上,將三百子中的十幾名頭目捕獲,隨即就城門口架起大鍋燒水,要把這十幾個軍頭活烹了。
“將軍,救我啊!”
“我無罪啊,李小過,你饒了咱們一回罷!”
“嗚嗚嗚……”
十幾個軍頭被牙兵打得半死,卻是撐著身體朝牙軍磕頭求饒,又哭又嚎,很是悽慘,但牙軍並不動容,反而覺得出了一口惡氣,就該這麼辦!
大火燒得旺盛,鍋裡的水很快沸騰。
興奮的牙兵嗷嗷叫著,七手八腳把已經被打得半死的十幾個軍頭往大鍋裡架去,任憑這些軍頭怎麼哭號求饒,牙兵就是無動於衷,臨近了就把人往鍋子一扔。
人一扔,蓋一扣,全軍老少等上菜!
“啊!”
撕心裂肺的叫聲從鍋裡傳出,蓋子也被撞得砰砰作響,但這並沒有什麼用,十幾個大活人只是在鍋裡哀嚎了一會兒,就再沒有多餘的動靜,的確是斃命了。
烹殺了十幾個軍頭,又收到樂從訓的一萬多錢,心滿意足的牙兵這才不情不願的把城門開啟,樂從訓哪裡敢多留,帶著孟長威遁入茫茫黑夜,狼狽奔出數十里方才敢停下歇氣。
二人歇了會兒馬,收拾了一下心情,連夜往相州趕去。
樂從訓上任相州刺史後,大力整軍備戰,又兩次來信索取軍器和錢帛。
可這個舉動卻越發激怒了牙軍,樂彥禎本就被之前的東門活烹事件嚇到了,見牙兵愈發鼓譟,樂彥楨心中恐懼更甚,因畏懼牙軍兵變,竟然不顧勸阻出家當了和尚。
文德元年十月初九,魏博節度使樂彥楨削髮為僧,牙軍眾推都校趙文牟為留後,趙文牟不敢拒絕,被迫成為第十五任魏博大帥,旋即進表長安請求李曄下詔冊封。
文德元年十月廿七,魏博進奏章抵達長安,李曄與群臣議論無果,只得承認趙文牟為魏博節度使,答覆趙文牟的詔書於翌日發往魏博進奏院。
對於魏州發生的動亂,如今沒有解決能力的李曄並未放在心上,長安朝廷的視線現今全在山南和鳳翔身上,在皇帝的領導下,五位宰相與百官忙做一團,正全面應對山南大戰。
李茂貞兩度請求討伐楊守亮,結果卻被李曄兩度拒絕,打擊有多大可想而知,進奏院發回詔書的當天,李茂貞在節帥府暴喝道:“李曄小兒,未辨粟麥!”
當著這麼多人,直呼一朝至尊聖人名諱,李茂貞膽子之大,超乎眾人想象。
但仔細想想,李茂貞也有這個底氣。
別說只是背地裡把皇帝罵兩句,逼急了指不定做出什麼事來!
他宋文通本來只是深州博野一介鄉野匹夫,十年前投入成德牙軍,憑藉軍功當了個小頭目,後來朝廷詔令成德出防秋兵衛戍京畿,宋文通跟著到了關中。
黃巢造反後,宋文通擊敗黃巢部將尚讓,僖宗龍顏大悅,遷其為神策軍指揮使,光啟二年又以從幸之功拜武定節度使,僖宗樂啊,賜名李茂貞。
去年僖宗在鳳翔跟李昌符翻臉,李昌符大敗而逃,氣得半死的僖宗怒詔李茂貞與韋昭度等人率軍追擊,李茂貞不負僖宗所託,成功將李昌符斬首。
僖宗開懷大樂,升李茂貞為鳳翔、隴右二鎮節度使,李茂貞頂替李昌符,成為新一任鳳翔大帥,目前擁兵近四萬,幕府人才眾多,為鄰鎮忌憚。
這回本帥好心幫朝廷討伐楊復恭黨羽,小皇帝卻給臉不要臉,氣煞我也!
岐州離長安也不遠,李茂貞一邊大罵李曄不如他那個便宜哥哥厚道,一邊打算教教小皇帝怎麼治國理政,讓小皇帝和朝中達官顯貴們曉得誰才是關內之主。
深思熟慮一番,李茂貞決定拿興元開刀。
但軍國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李茂貞之所以沒急著動手,是想要把王行約和韓建等人拉上賊車,在李茂貞看來,這幾個傢伙被皇帝一頓訓斥就沒了膽子,實在是丟人。
只要打下了興元,朝廷照樣會下詔承認!
李茂貞第三次向華州等地派出了使者,但目前還沒有迴音,不過王行瑜已經明確表態,只要李茂貞出頭,他立馬出兵相助,還派了長子來岐州給李茂貞答話。
會見完王行瑜的兒子王挺,李茂貞哈哈大笑,口裡叫道:“好,很好,好好招待小郎君,備車,本帥要去法門寺燒香,無量壽佛,快點去!”
戎馬一生的李茂貞殺人無數,卻是一心禮佛。
武宗滅佛開始後,鳳翔境內的法門寺遭遇劫難,和尚幾乎全部被強制還俗,佛像法臺也被搗毀一口,經會昌法難重拳出擊,法門寺基本頹廢。
李茂貞到任後,開始大力修繕境內寺宇法舍,廣鑄銅爐佛塔,對前皇家寺院法門寺更是投入了不大量人力物力,一心想把法門寺修復好。
對於和尚,李茂貞尊崇有加,一般不與為難,寺廟的田地,李茂貞也給予保護,在這個殺人放火的大混亂時代,佛門大帥只李茂貞一個,再無第二人。
燒了香,跪地朝釋佛祖禱告了一陣,李茂貞起身與方丈說佛法,暢談了大半個時辰,自感頗有所獲的李茂貞合手唸了一聲無量壽佛,辭別方丈返回家中。
接下來的好幾天李茂貞都心情大好,誰也沒有責罰,府中下人也時常看見他一個人站在某處發呆,然後突然又露出會心的笑容,接著道一聲:“噫,好了,我悟了……”
下人們不敢問,看到之後都遠遠的躲著,家人們也都有些擔心。
董氏把李茂貞的近身家僕找來詢問,但也沒問出個所以然來,沒有佛光照在李茂貞身上,李茂貞的言行舉止也並非就是大徹大悟了,似乎是在竊喜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