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魏博軍亂(第1/3頁)
章節報錯
詔對柳璨結束後,李曄非常滿意,旋即詔見杜讓能、劉崇望、崔胤、張浚詢問意見,除崔胤以柳璨資歷不足為由反對,其餘三人都持贊成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御史中丞裴樞得到這個訊息後,當即上奏暗示李曄不要任用柳璨,理由是柳璨氣量狹小,執掌大權後有極大可能排斥異己,不利於朝野局勢。
柳璨之前在御史臺擔任殿侍,裴樞作為他的老領導,自然知道他柳璨是個什麼人。
李曄一笑了之,留中不發。
在皇帝手裡跳舞,臣子是君子還是小人有時候也由不得自己。
當天下午,李曄再次叫來杜讓能,鄭重詢問道:“朕以柳璨奇特,似可獎任,若令其司預軍國政事,杜相以為朕宜授其何官?”
杜讓能知道李曄有意讓柳璨拜相,但這等重大人事任命本不在他的職權範圍,可他明白皇帝這麼做的,目的是想讓自己為柳璨充當靠山。
而這也正是李曄詔見杜讓能的原因,因為先例在前。
歷史上的昭宗非常青睞柳璨,有意讓其拜相,但近事承直官卻反駁道:“陛下拔用賢能,固不拘資級,恩命高下,出自聖懷,若循兩省遷轉,拾遺超等入起居郎,則臨大位非宜。”
言下之意就是,柳璨資歷太淺,讓其拜相難以服眾。
昭宗退了一步,又問道:“超至諫議大夫可乎?”
見皇帝吃了秤砣鐵了心,下面的人也只能說:“此命甚愜,陛下英明。”
昭宗大喜,即以柳璨諫議大夫平章事,改中書侍郎,朝野聞之,一片譁然,時人慨之曰:“廟堂宰相任人之速,秦皇漢武以來無此茲例。”
但杜讓能在朝中威望甚重,掌度支、鹽鐵、戶部三司大權,以計相居四相之首,如果他能為柳璨保舉一二,李曄再讚揚一番,朝中官員都還能原諒幾分。
在這個皇權闇弱的時代,李曄辦事只能和臣子商量著來,乾綱獨斷不現實。
杜讓能本來對柳璨也很賞識,摸清李曄意圖後便拱手告辭了,翌日紫宸殿朝會上,崔胤、劉崇望、張浚及六部各司郎君眾推柳璨,杜讓能附議。
“退之有言,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難以千里稱也,非天下無馬,乃人不知馬。”
找到機會的李曄做了一下鋪墊,終於順水推舟道:“朕嘗聞先帝議璨曰,璨文才超凡,政識過人,腹有良策,朕亦以其可堪重用,卿等合辭推舉,準。”
文德元年九月廿二,李曄授柳璨諫議大夫,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
含元殿內,柳璨山呼萬歲,感動得都哭出來了,流淚哽咽道:“陛下隆恩至此,臣萬死不能報答一二,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曄含笑道:“朕誠愛君甚矣,不要辜負朕的一片殷殷期待則矣。”
君臣之間談完感情,李曄詢問其對山南情況的看法,柳璨的言辭倒也稱得上合格。
待柳璨離去,李曄在高克禮的幫襯下換上了道袍.
這道袍是李曄專門差高克禮秘密出宮訂做的,人靠衣裝馬靠鞍,穿上這件精緻的道袍,梳好髮髻,對著銅鏡照了照,果然有了幾分仙風道骨的樣子,李曄很滿意。
“辦的好,賞!”
高克禮大喜,連忙摘帽躬身道:“為大家做事是奴婢的本分,能伺候大家已是奴婢前世修來的福分,奴婢不要獎賞。”
李曄笑道:“那你想要什麼?”
高克禮低著頭不說話,但李曄知道他在想什麼,於是道:“現在你就是內給事了,掌承旨勞問,分判內侍省事,替朕看好他們。”
“奴、奴婢……”
高克禮激動得說不出話,只是跪在地上重重磕頭。
他一開始只是個卑賤的黃門,李曄除掉楊復恭後論功行賞,升其為內典引,但也只是六品下,在王仲先、張泰等老太監面前,還是很卑微。
但內給事就不一樣了,內侍省的內給事只有定額十人,從五品下,掌承旨勞問,分判省事,凡冬至這些節日,或百官賀皇后,則出入宣傳,宮人衣服費用,則具品秩,計其多少,春秋宣送於中書,妥妥的油水差事。
內給事也是僅次於內侍監、內侍少監、內常侍的職位,地位和尊嚴不可同日而語,閹人到了這個地步就是真正的宦官,就有了出鎮一地為監軍使的資格。
高克禮坐火箭般升到這個又有油水又有實權的位子,當然會感動的說不出話。
“別哭了,起來!”
動不動就哭得跟個娘們似的,李曄現在還不是很理解唐人的思維。
高克禮收起哭聲,擦了擦眼淚從地上爬起來,轉身整理隊伍護送李曄前往龍首原。
沿著山坡走到龍首原上,李曄已經累得快趴下。
高克禮等人多次要求背李曄上山,但李曄念及他們也不輕鬆,於是就強硬拒絕了,但在高克禮看來,李曄這是心疼他們這些奴婢,一個個的又是滿臉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