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胤又寄言道:“你們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大唐,為了天子和百姓,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望爾等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本公就說這些,明天一早開始整頓,今天你們先好好休息一晚,各營帶回。”

崔胤訓話結束後,兩萬新兵在軍官的帶領下依次前往飯堂乾飯。

看到各處值守巡邏的金吾衛,應徵的新兵都生出了一股敬畏和羨慕,這些身高體闊、甲光向日、儀表堂堂的都是南衙禁軍啊,方才相公說神策軍也是禁軍,那不是說咱們將來也有機會成為這種威風人物?那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神策軍火頭營已經很久沒有給這麼多人準備伙食了,不過在崔胤的嚴令下,火頭軍早上就開始忙碌,太陽落山之前,兩萬人的晚飯基本準備妥當。

軍中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加上一旁金吾衛監視,故而整個飯堂都鴉雀無聲。面對一盆盆香噴噴的米麵粟麥和混煮的滷肉,新兵們饞的半死,隨時準備衝上去開幹。

這時,崔胤等高官又來到了飯堂,集合各營隊官訓示了一番,各營隊官回到本隊後,將崔相公的訓示轉告了本隊士兵,沒過一會兒,飯堂裡響起了一陣齊齊的吶喊聲。

“鋤禾!”

聽到這聲音,各營隊官紛紛開啟崔胤發放的紙條,朝本隊新兵喝道:“快,跟我喊!”

緊接著,飯堂裡響起了兩萬人震天響的吶喊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粒粒皆辛苦!!粒粒皆辛苦!!!”

一通大喊結束,崔胤方才下令開飯。

這自然是李曄的安排,李曄希望神策軍和百姓能形成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感情。

為此,李曄還專門對崔胤強調,選派的帶隊軍官必須要識字,不識字的不要,太殘暴的也不要,而神策軍的總要求則是,能打勝仗,作風優良,聽皇帝指揮。

光喊口號還沒用,李曄已經在與御史臺、翰林院等衙門官員著手製定神策軍紀律條例,老的那套十七禁五十四斬軍紀太過泯滅人性,對軍隊施行恐怖統治是不行的。

龍首原半坡上建起了一座精緻雕樓,號為紫金樓,李曄親自命名題字,為防朝臣說自己是個大興土木的昏君,李曄還找了個讓人無法拒絕的藉口。

“長留之山,白帝少昊居之,實惟員神磈氏之宮,主司反景,白帝居高以觀塵世,朕代天牧民,今欲臨龍首而望長安眾生,卿等以為如何?”

聽說皇帝要站在這裡俯瞰子民,朝臣雖然有些懷疑,但也不好拒絕,而且一座樓也耗不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只是不要大建宮殿就行,於是就按李曄的要求照辦了,

確實也沒費多少心思,半個月就建好了。

七層小樓,木質結構,裝度簡樸,一樓正殿外擺了一個紫金丹爐,幾個太監正忙活著添炭看火,手臉沾滿了炭灰,李曄負手走來走去,雙眼緊盯著丹爐。

“不好,走!”

聽到丹爐裡燃燒的聲音不對勁,李曄一把揪住正蹲在風口煽風的太監,又朝其他幾個太監大喊道:“快跑,丹爐要炸了!”

主子帶著六個奴才剛跑出幾步,紫金丹爐就發出一聲巨響,接著就是沖天黑煙。

被李曄抓著帶走的小太監抱著李曄的腿,又是叩首又是謝恩,聲音都哽咽了,都後頭居然抱著李曄哭了起來,皇帝到這關頭都還惦記他這賤婢的生死,他如何不感動?

小太監的鼻涕沾到了李曄衣裳上,李曄也渾然不知,望著長安城感慨道:“這炸藥也太難弄了,等折騰出烈性炸藥,朕非得被炸死不可,這可如何是好……”

高克禮聽得一頭霧水,疑問道:“陛下,炸藥是何物?”

“能炸死千軍萬馬的神器!”

李曄一腳踢開還抱著自己腿在哭的小太監,朝六人吩咐道:“都趕緊收拾一下,準備第二爐,高克禮,你把秤認好了,每一爐的硝石、硫黃、木炭各自是多少斤,都記清楚。”

“是!”

李曄只知道一硝二黃三木炭,其他的一概不知,想整出炸藥,只能慢慢試驗。

山上正鼓搗著,山下卻有十幾騎沿著大路衝了上來。

為首者乃一青袍女人,長髮穿簪,神情冷酷,在她左手邊有兩個穿著黑袍的魁梧老武夫,長刀拖地而奔,其餘十幾個帶刀的健壯家丁跟在後面,在她右手邊跟著兩個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