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二人叩首表示效忠,李曄平靜道:“楊復恭從朱雀門出宮要多久,爾等趕到朱雀門又要多久,能不能在楊復恭出宮之前將其截住。”

進入大明宮只有兩條路,一是從玄武門、甘露門進入北宮,由此可以迅速控制延福殿、長安殿等內中,一是從朱雀門、承天門進入南宮,直逼含元殿、紫宸殿等外朝。

北衙禁軍就駐紮玄武門外,與皇帝安全密切相關,對皇帝來講非常關鍵,北軍與玄武門的重要性也就凸顯出來了,唐代歷次宮廷政變的成敗與玄武門的得失、北衙禁軍將領的向背密切相關。

李世民奪位時,收買了李建成手下鎮守玄武門的大將,神龍革命時,張柬之等人利用了北軍力量發動政變,從而以最快速度殺入內宮,中宗時,太子重俊也想利用北軍發動政變推翻韋后。

玄武門和北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楊復恭今晚率兵進宮也是走的玄武門,但出宮卻是走的承天門、朱雀門,這條路很長,出宮至少要大半個時辰。

聽到李曄如是問,王仲先、王摶面面相覷,皇帝要做什麼已經很清楚了。

王仲先心一橫,叩首道:“回陛下的話,內侍省衙在含元殿西側,若從承天門方向追趕,奴婢能提前在朱雀門截住楊復恭,可南宮有金吾衛和神策軍把守,到處都是宿衛……”

人倒是能截住,可過去的時候會被發現,陛下您有招嗎?

李曄不作答,對劉崇望沉聲道:“命劉過衛戍宮門,讓劉間率軍響應天威軍。”

“臣遵旨!”

劉崇望重重應聲,語氣有些興奮,隨即拾級而下離開含元殿。

等劉崇望離開,李曄看向宦官殺手崔胤,口諭道:“崔相公,你帶著王仲先、王摶,領內侍省宮人封鎖朱雀門,路有阻攔者,即刻杖斃,朱雀門就交給愛卿了。”

崔胤心中狂喜,沒想到李曄會把這樣的大事交給他辦,當下連忙躬身作狀,表示不負聖託。

“二位相公回省衙坐鎮,若遇楊復恭黨羽來報,立即拿下。”

李曄對鄭從儻不瞭解,也知道杜讓能不是能參與廝殺的文人,索性讓二人回官衙,等鄭從儻和杜讓能離去,含元殿又恢復了死一般的寂靜。

李曄負手而立,居高臨下望著長安城中的沖天大火,聽著隱隱傳到耳中的警鼓聲,靜靜不發一語,近侍高克禮跪在後面,一句話不敢說,只覺得皇帝突然變了。

陌生,威嚴,不可冒犯。

這道背影瘦弱又年輕,卻像一個操縱人心的方士,或者,居於廟堂睥睨江山萬里的九五之尊。

天威軍衝入城中,但凡遇到阻攔的人,一句話不問,直接操刀子要人命。

神策軍主力都駐紮在長安城外,留守長安城的主力基本上也在玄武門方向,是以當這些巡夜的小股神策軍在遭遇天威軍後,一個照面就被殺得倉皇潰散。

楊復恭官邸聞此噩耗,情急之下派出五路人馬。

第一路去劉崇望、崔胤等宰相的府上報信,第二路奔京兆尹衙,命京兆府的捕快衙役把守各部司府庫,防止亂兵劫掠,第三路前往大明宮通知楊復恭。

第四路去玄武門,命楊守虎、楊守定等人率神策軍主力入城,第五路去往金吾衛,通知劉間、劉過、武成策、裴盈昌等南軍大將。

五路人馬沿路敲響警鼓,大喊天威軍反叛,意圖圍攻魏國公府邸。

天威軍兇殘,朝官們和南軍將領很有可能因為懼怕而推諉拖延,以至於誤了大事,所以楊復恭的幕僚佐官才會報出魏國公的名號,這魏國公就是楊復恭爵位。

長安城中警鼓漸次響起,百姓人心惶惶,楊守尋也匆匆跑到了金吾衛衙,還好楊復恭官邸和金吾衛衙相距不算遠,劉過、劉間等大將也在衙中沒有回家。

楊守尋把衙門前的警鼓擂得山響,又連喊天威軍譁變,正在長安城中燒殺搶掠,門子聽到這話,哪裡敢怠慢,一溜煙就鑽進衙中報信。

南軍負責治安警戒,劉間先被劉崇望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其後又被李曄拜為金吾上將軍,正處於感激天恩的激動中,天都已經黑了卻還在衙署辦公。

聽到外面震天響的警鼓聲,劉間大驚,剛準備命人出去查探,門子和值班官員就慌里慌張的跑了進來,王寶督連滾帶爬,失聲喊道:“將軍,不好了!”

劉間喝問道:“慌什麼,怎麼回事,如實說來!”

王寶督拱手道:“李忠國反了啊,縱兵在長安城大開殺戒,還要進攻楊中尉的官邸哪,楊守尋來求援了,現在該怎麼辦?要不要立刻派人報告皇上和宰相們?”

聽說是天威軍造反,劉間臉色大變,一面命人去報告劉崇望、崔胤等人,一面命人去通知劉過、武成策、裴盈昌、吳長真等南軍高層將領,一面又把楊守尋請進來。

劉間恨楊復恭入骨,但在李曄和楊復恭翻臉之前,也不得不對委屈行事。

楊守尋匆匆入內,劉間詢問詳情,這傢伙卻說自己也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說是天威軍反了,正沿途燒殺搶掠,直奔父親府邸而去,意圖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