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省衙內宦官的密談結束,夜宿長安殿的李曄也與何芳鶯行完了房事。

何芳鶯臉色紅潤,躺在李曄懷裡,一臉滿足道:“今國勢漸沉,有大廈將傾之相,陛下當常思高祖皇帝創業艱難,深追太宗皇帝貞觀遺訓,以軍國大事為要,不可沉溺聲色犬馬。”

“崩於愛妃之身,好過為賊子所弒。”

何芳鶯羞得滿臉通紅,沒想到李曄又這麼放蕩起來了。

事實上,她正是因為感覺到了李曄的變化,才會說出那一番告誡之言。

過去的時間裡,原本的李曄與她行人倫的次數並不多,大抵一月一回,但自這個李曄即位後,幾乎是夜夜留宿長安殿,弄得她死去活來。

她害怕李曄變成漢成帝那樣的好色昏君,把大唐玩沒了,所以出言警惕。

何芳鶯跳過這個話題,轉而正色道:“當此之時,對陛下威脅最大的是內宮閹宦,宦人掌權自玄宗朝始,高力士雖為忠貞之士,可肅宗朝後的宦官李輔國、魚朝恩、程元振等人,個個都是不可一世之輩,擅權妄為,甚至惡行欺主。”

“俱文珍操縱永貞內禪,王守澄弒憲宗皇帝,仇士良囚禁文宗皇帝,劉克明弒敬宗皇帝,田令孜挾持先帝,今陛下又受制於楊復恭。”

“宦人之禍由來已久,陛下當徐徐圖之,操之過急恐反為所害,切切!”

何芳鶯聲音婉轉,將本朝故事娓娓道來,又一次勸李曄小心行事,李曄心裡有些不耐煩,自從向她表明誅楊復恭之意後,她就反覆唸了十幾遍,幾乎是一日一提。

李曄雖然對這種念缽鑼經式的告誡很討厭,但因為痛心何芳鶯生平遭遇,加上她是為自己好,面上也只能認真點頭,表示謹記在心。

“對了,你侄女進展如何?”

“順利。”

何芳鶯成竹在胸,只用了這兩個字形容。

“有多順利,莫非李忠國已經到了唯她是從的地步?”

“倒也沒有那麼誇張。”

何芳鶯淡淡一笑,說道:“昨日何寧入宮說,李忠國痛恨復恭薄待於他,乃與三位心腹將領歃血為盟,決心不再與宦黨為伍,今後會暗中監視復恭,將他的不法行為報給陛下,只須陛下一聲令下,李忠國即率本部將士響應,入宮殺賊報國。”

李曄道:“這李忠國倒是夠小心,借何寧之口行事,楊復恭察覺不到。”

要是李忠國時常跑進宮來,或是經常派人來報告李曄,楊復恭的眼線必然察覺。

李曄密謀誅楊復恭的日子裡,關東戰爭也在進行著。

年初,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攻蔡州,秦賢、石璠領兵與之戰,大敗,二人被朱全忠擊敗後,秦宗權勢力大大削弱。

打服蔡州後,朱全忠又發兵攻時溥,時溥打不過,將四面行營兵馬都統的職銜轉授給了朱全忠,希望以此讓朱全忠退兵。

看到這個陣勢,被秦宗權偽授為荊襄節度使的蔡州賊將趙德諲料定秦宗權必敗,連忙派使者來到長安,說是要歸順朝廷,並且願意領兵征討蔡州賊軍以效命立功。

韋昭度等人建議任命趙德諲為蔡州四面行營副都統,安撫其心,讓他和朱全忠一起去打秦宗權。

原本歷史上,朝廷的確讓趙德諲當上了蔡州四面行營副都統,但趙德諲接旨後就率領荊襄的兵馬跑去投靠朱全忠了,根本不敢獨自成軍去伐蔡州。

這蠢狗投靠朱全忠後,宣武軍的實力更上一層樓,沒過兩年就渡黃河盡屠魏博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