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

定下神策軍擴編之事後,李曄再無心思聽朝,便以龍體欠安為藉口,讓近侍太監宣佈退朝。

“恭送陛下!”

李曄一言未發,在眾太監和宮女的陪同下回到了含元殿,開始考慮對策。

文武百官都對朕這個新君寄予了厚望,但現在唐廷已是一座在風雨中搖搖欲墜的房屋,經過僖宗朝這十幾年的混亂局勢,李曄現在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形勢十分嚴峻。

中央以楊復恭為首的北衙宦黨控制著禁軍,左右朝政,為所欲為,鑑於仇士良囚文宗的教訓,李曄決定對楊復恭集團曲意相待,大事姑息遷就,小事能忍就忍。

地方上就不用說了,大多數方鎮對中央都是陽奉陰違,敷衍了事,許多地方几乎已經完全和中央脫離關係,被方鎮大帥派出的人員取代。

州無刺史,縣無令長,地方事務多由武夫管理,朝廷的統治範圍日益縮小,號令不出長安。

這事兒要處理起來還很麻煩,要走的路還很長,難度粗略估計為噩夢級難度,暫且不論。

經濟方面,由於農民起義,各鎮之間相互攻伐,生產遭到嚴重破環,饑荒連年不斷,各鎮出於兼併需要,拼命擴充軍隊,勞動力趨於枯竭,社會經濟瀕臨崩潰。

人們為了逃避饑荒戰亂,有的變成流民,有的則舉起了起義的大旗,加重了對社會經濟的破壞,就連昔日富甲天下的江淮地區,也出現了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景象。

南方尚且如此,北方更糟糕,糧食長期緊缺,歲荒時人們易子而食,人吃人的現象時有發生。

地方經濟殘破如此,方鎮都自闢衙署,租稅自專,不再貢獻朝廷,朝廷的開支極度困難,要擴編神策軍需要大量的錢,可錢該從哪裡來?

錢是個大問題,得想辦法撈錢。

武備方面,各個方鎮都擁有強大的軍隊,李克用的沙陀軍更是獨步天下,朝廷所掌握的禁軍幾經失散,兵少將微,自保尚且不足,根本不能與地方相抗衡。

第一步棋是利用楊復恭擴編神策軍,同時分化剷除之,待除掉宦黨就可以行撈錢第二步棋。

鑑於當務之急是擴編禁軍,穩定浮動的民心,取得朝野上下的支援,李曄決定厲行節儉,把一些不必要的開支省去,留一些錢在兜裡。

萬一跟李茂貞、田令孜這些傢伙翻臉了,到時候打起仗來,包裡也有得錢用。

李曄對近侍太監吩咐道:“去翰林院,詔學士來見朕。”

太監領旨,匆匆而去,一個時辰後,一名中年男子在太監的陪同下進入御書房。

“臣陸伯元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陸學士請起。”

李曄伸手虛抬,命近侍太監給陸伯元賜座。

陸伯元小心翼翼的坐下,侷促不安道:“陛下詔微臣前來,所為何事?”

李曄道:“朝廷開支甚巨,宮中靡耗無度,對百姓橫加勒索,今日加租,明日漲稅,生民苦於搜刮,四海沸騰,方有王仙芝、黃巢之禍,陸學士以為如何?”

陸伯元心中稍安,躬身拍馬屁道:“陛下如此聖明,禍亂之罪不在宮闈,乃在萬方,請陛下寬心,陛下天質英斷,神武銳明,蓋為一代聖君,社稷中興有望矣。”

輕飄飄一句話,既把李曄的馬屁拍了,也把皮球重新踢給了李曄。

人老成精,能在翰林院吃皇糧的果然都是老狐狸,李曄心中暗罵了一句老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