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不少客車企業聯手專業單位,高校開始了針對新能源大客車的開發。

宇通就是在這個時間成功打造出國內第一輛採用千三電池的純電動客車,還參加了當年在京城舉行的第十六屆世界電動車大會。

威來做電動車其實已經比人家晚了兩三年了。

這不是江宇沒想到,而是當初根本九妹準備做這種產品。

現在人們對電動客車都不太信任,三四年以前就更不可能信任了。

那時他覺得不是時候,就沒做。

反正威來掌握全套的電機,電池,電控技術,什麼時候做都可以。

江宇走進了夏嶽車輛銷售中心的大樓內。

一樓的門市被分成了好幾個區域,他們首先進入的是乘用車區域。

這裡雖然車擺了不少,但其實就兩個品種,一個是海豚,一個是虞。

只不過這些車都是不同的顏色,顯得品種很多的樣子。

裡面看車的人不少,有看海豚的,也有看虞的。

「你們的轎車品種還是有點少,希望能再做出一個比海豚大比虞小一點,售價在五六萬左右的車。」

夏嶽說這話的時候,江宇的腦海裡就浮現出了一個非常經典的車型:瑞納。

這款車在二零一零年後,可是引領過一段風騷。

這款車一零年八月上市,上市僅三個月,便月銷破萬。

成為國內跨入月銷萬輛俱樂部用時最短的車型。

二零一一年八月,瑞娜在上市一週年之際摘取A0級市場月銷量冠軍。

當年全年銷售13.85萬零,突破年銷10萬大關。

而到了二零一二年,瑞納更是全年銷售20.35萬輛,成為A0級市場首批單一品牌,年銷20萬輛車型。

這款車總銷量超過百萬輛。

這個車可以拿過來用用,瑞納拿過來了,悅納自然也不能閒著,他倆本身就是雙胞胎,只不過車長點動力強一點兒。

「沒問題,後年春天就有新車上市,保證讓京城客戶滿意。」

「海豚一個月從我這個店能走出去一二百輛,虞一百多輛。」

這就是乘用車在夏嶽這個店的銷量。

他在京城有五個汽車銷售店,分別佔據了京城的東西南北四個區域,基本壟斷了威來車在京城的經銷。

「那你這些店一年能銷售出去多少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