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吃虧的方案(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後讓江宇到松陽去和這些企業聊聊。
十月十八日,江宇和鄭大來到了松陽威來崧遼廠,在崧遼廠會見了來自松陽齒輪廠,松陽客車廠和松陽汽車發動機廠的三位廠長。
在辦公室談事情遠不如在酒桌上談事情順當。
虛頭巴腦的互相吹捧過後,這酒也就過了三巡,菜過了五味,正事兒也就該上場了。
「婁廠長!剛才您也說到你們發動機廠現在面臨的窘境,我讓顧廠長找您來,主要是談一下合作的事情,咱們就不用拐彎抹
角了,我就直說吧,我們威來集團的發動機產量跟不上,我們想在本省找一個發動機加工企業,技術我們出,你們就負責生產,生產出的合格發動機我們負責銷路,您看怎麼樣?」
婁殿河沒有回答,似乎還在思考。
「這個問題您可以回去和你們公司的人商量一下。」
「好!江總!我回去就和公司的高層商議一下,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
「江總!我們企業現在的狀況是最糟糕的,不知威來要和我們合作什麼專案?」松陽客車廠的廠長薛千山問。
它們企業自從造完了松陽12條線700輛車的任務後,就陷入了無米下鍋的狀態。
它們也想自力更生地生產客車,可惜因為常年做無軌電車,他們除了能造殼子以外,已經沒有其他的製造能力了。
就是在外邊兒買發動機變速箱,也無法捏合出合格的客車。
忙活了半天,花了不少錢,卻什麼也沒造出來。
「薛廠長!你們本身就是造客車的,還是和電有關的客車,你們自然還是造和電有關的客車。」
「啊!還生產電車?這沒有市場呀?」
「雖然讓你們繼續造電車,但不是你們以前造的那種電車,而是用電池的客車。」
「用電池的客車?這能行嗎?」
「我覺得你們應該研究一下今年國家制定的十五國家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那裡邊兒可是有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專案,基本明確了我國的電動汽車戰略發展基本原則。」
江宇所說的這個事物國家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就是後來大家普遍知道的863計劃。
這個計劃裡面可以提出了很多在十幾年後湧現的眾多專案,從軍事到民生涵蓋了幾百個專案。
「這個...我們還真沒研究。」
「其實我們現在做已經有些晚了,五年前咱們國家就做出了遠望電動公交車,今年五月,常州常客集團已經研製成功了兩臺大型電動客車,今年7月,京城已經投入運營了兩臺華語牌兒。電動客車。」
「啊!這些事情我們一點都不知道。」
「所以說!你們的企業揭不開鍋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未來有成熟的電機,電控和電池技術,你們也有成熟的電車製造經驗,我覺得我們合作,明年你們就能拿出產品。」
薛千山臉上鬱悶的表情一掃而光,端起酒杯自己就掫了一個。
「江總!你說吧我們該怎麼幹?」
「我們提供全套的電池,電控和電機,包括客車的外形設計,你們負責生產製造,銷售依然我們負責,賺取的利潤四六分成,我們取四。」
這是一個表面看威來吃虧的方案。
但細算下來,卻是一個威來佔便宜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