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啤酒廠的擴張(第1/2頁)
章節報錯
碳排放這個問題坦白了說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問題。
它的出發點一個是給歐元找一個貨幣錨,另一個就是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作為世界上主要的兩種流通貨幣之一,米元繫結了石油做貨幣錨。
那麼歐元沒有貨幣錨怎麼能行?
歐洲人想來想去,就想到了天然氣。
天然氣雖然沒有石油用途廣泛,但是利用範圍和價值也是越來越大,完全具備當貨幣錨的資格。
至於清潔不汙染環境不重要,不過都是託詞而已。
要用天然氣做貨幣錨,自然要增加它的利用範圍和價值。
輿論自然是要給天然氣做最大限度的宣傳,地球變暖大氣汙染就是個非常好的理由。
從發電,化工到家庭取暖做飯,就都和天然氣掛了勾,並得到了大力推廣。
既然和大氣汙染掛鉤了,汽車屁股後面冒的煙自然也是要引起話題的,這必須得解決呀。
於是新能源汽車也就順其自然地出現了。
歐洲人提出這個概念後就開始實施,華國苦於在燃油車領域被外國汽車的專利壁壘鎖死,因此也就順水推舟的大力支援新能源車的發展。
所謂的新能源車,其實也就是電動車。
雖然也包含氫能源車,但卻沒有人去支援它。
這個領域,小日子的龍頭公司從九十年代就開始研究,積累了幾千項專利。
在燃油車上它的專利都是吃人不吐骨頭,會有人去支援它才怪。
威來去京城參加車展,首要展出的電動轎車,不是為了現在就能生產,而是讓國家看看,華國的企業已經可以做出合格的電動轎車了。
這樣國家在推廣電動車的時候,就不會瞻前顧後了。
威來電子在東河展覽會結束後,沒有一點猶豫的就下馬了所有功能機的製造。
北方南方的工廠全部改產智慧手機。
連帶剩餘的一些訂單都一同轉移給下家,集中所有的力量製造智慧手機。
幾百億利潤的手機訂單,當然要全力完成。
就是這次華國一個縣級市舉辦的展覽會,讓外國經銷商扔下了近千萬部的訂單,終於讓世界手機廠商重視了起來。
各大手機廠商都開始進行智慧手機的研發。
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三年之內,威來智慧手機不會有競爭對手。
按照現在的趨勢,三年時間,威來足以銷售出上億部的手機,足以賺取鉅額的利潤。
當然,威來也不會老老實實地等著別人追趕,已經著手開始第二代智慧手機的研發。
增大螢幕尺寸,增加前置相機的畫素,加強聯網功能...
反正在當時網路能支援的東西,都準備比劃比劃。
第二代的威來智慧手機預計在二零零八年上市。
江宇把自己的燃油版虞扔在了家裡,用那輛純電版的虞做代步工具。
電車的起步油車八百年都感不上,一踩電門車噌的就竄了出去,而且一點兒噪音沒有,開著那叫一個安靜。
開了幾天,再讓他回頭去開油車,感覺哪裡都彆扭。
但這輛電車在尖山區境內開沒有一點問題,在東河範圍內開也問題不大。
但是出縣上根本不可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