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裝上車就會引發頻繁的起火事件。

上一世,車企就是安裝了高能量密度的NCM811動力電池,造成了接二連三的起火事件,不得不停止這種電池上車。

威來有了這麼多的電動車技術,自然是要謀求產生利益的。

哪怕國家現在沒有這方面的計劃,也要把車做出來。

靠倒逼國家做出新的電動車政策。

這是江宇要正式做電動乘用車的原因。

要做電動車,也是要有計劃和分類的。

純電,混動還是插電。

這三種形式的電動車,純電是正宗,其他兩樣是補充。

混動被江宇直接捨棄。

一個不能用外接電源充電的模式,而且續航不長,簡直就是掛羊頭賣狗肉。

不能外接充電,你卻說你是電動車,這不糊弄傻子嗎!

最重要一點,它不能上牌。

國家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混動本身研究最深的還是風田,國家怎麼可能讓這種技術做下去,早晚是會被淘汰的。

這個現象江宇重生前可沒經歷

過,他重生的時候電動車正如火如荼,不過混動已經開始有大城市不給上牌了。

這就是一個兆頭。

他之所以不看好混動也是基於分析的結果。

插電模式雖然也用燃油發動機,但燃油發動機不參與整車的動力輸出,只是在需要的情況下,透過帶動發電機運轉,給電池提供額外的動力。

起碼這符合電動車的定義。

在和純燃油車的對比中,在相同里程下,插電車的油耗只有純燃油車的一半,或者更低。

威來放棄了混動,只進行純電和插電車型的研發。

至於車的樣式,那可選用的樣式可就太多了。

不過有些車型太過超前,也未必是什麼好事。

不如就用近一點的車型。

威來那款基於瑞納的車型就很適合做第一款電動車。

趙青山和羅先來不是已經打造出一輛純電版的這款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