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威來也開始投產,每月六千多輛電動客車供應,一年時間,十萬輛電動公交車的訂單完成也就不在話下了。

經過一個半月的安裝除錯,威來首條電動公交車的生產線已經準備完成了。

在國慶節這天正式開始投產。

江宇主持了黃泥口村電動大巴的下線儀式。

電動大巴的下線儀式似乎有些冷清。

因為鳳窩堡工業區那些看熱鬧助威團竟然沒有人來。

沒有架秧子起鬨的自然就不會熱鬧。

用他們的話來說,你下線個轎車,我們看好了還能買。

你整個大巴就是再好看,我們買回家幹啥?

搞客運沒想法,當私家車太敗家,所以我們就不看了。

不但村民們沒興趣看,就是記者似乎也是興趣缺乏。

只有東河市和渤海市的記者來採集了些新聞。

江宇主持完電動公交車的下線儀式的第三天,就到市裡開人大代表會議。

東河市今年的人大代表會議不知道為什麼在十月份就召開了。

往常年都是十二月份召開

,今年整整提前了兩個月。

是人大代表會議開了三天。

最後江宇被佈置了一個任務。

扶持落後地區的經濟。

東河所有的鄉鎮威來集團可是扶貧一回了,基本已經消滅了所有的貧困鄉鎮。

這怎麼又開始扶貧了?

這回扶貧不是在本市了,而是扶貧到外縣去了。

「這是省裡的檔案,讓咱們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對北部山區貧困地區進行幫扶,你們這些企業家要做帶頭作用,咱們省最貧困的三個縣,你挑一個吧。」

「啊!姜市長!讓我們一個村辦企業扶貧一個縣?這是不是太搞了?你讓我們扶持一個鄉可以,讓我們扶持一個縣,這也不對等啊。」

扶持一個縣好辦,幫助他們辦兩個企業,基本就可以解決上千人的就業問題。

北部山區一個縣不過二三十萬人口。

其中當打之年的勞動力也不過就幾萬人。

一個鄉也就幾千人,比較好解決。